北京: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規模8萬人左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樊未晨)“繼續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中招錄取總成績滿分為660分”“東城區、西城區的部分普通高中繼續開展登記入學試點”……今天,北京市教委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年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普通高中招生規模8萬人左右
記者發現,《意見》明確提出,北京市將統籌考慮學生發展、高中階段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編制各類招生計劃,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規模8萬人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3.5萬人左右。
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要依據《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每班不超過45人。為適應北京市高考綜合改革要求,結合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調整,推進走班制教學,滿足學生自主選課需求,各學校要做好教室和教學設備等條件保障。為進一步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優質普通高中班額原則上不低于40人。
北京市將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配到初中學校,將全市優質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計劃分配到一般初中校。
東城區、西城區的部分普通高中繼續開展登記入學試點
按照教育部相關要求,北京市將繼續適度壓縮跨區招生計劃。部分優質普通高中可適當編制跨區招生計劃,重點向優質教育資源比較短缺的區域傾斜;城鄉一體化普通高中可在資源輸出區適當編制跨區招生計劃;民辦高中招生重點向辦學所在區傾斜,編制分區招生計劃。中專學校、技工學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的職業高中等有關學校可根據學校辦學實際在全市范圍內招生,不對各區分配招生計劃。
北京市將繼續探索多元招生錄取方式,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自主招生試點,在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的部分普通高中繼續開展登記入學試點,具體辦法由東城區、西城區制定發布。
優化中高職銜接和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打造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貫通式培養立交橋,構建符合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升學申請且通過資格審核的隨遷子女考生,可參加2023年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錄取。
繼續“兩考合一” 中招錄取總成績滿分為660分
據了解,2023年北京市繼續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中招錄取總成績滿分為660分,計入成績的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物理、歷史、地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其中歷史、地理和化學、生物中各選擇成績高的一門計入成績。
語文科目分值為100分,數學科目分值為100分,外語科目分值為100分(卷面分值60分,聽力口語分值40分),聽力口語考試采取計算機考試方式,與統考筆試分離,有兩次考試機會。
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六門科目分值均為80分(卷面分值70分,實踐活動分值10分)。
體育與健康科目分值為40分,其中現場考試30分,過程性考核10分。
2023年初三年級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物理、歷史、化學科目考試時間為6月24日至26日,具體考試安排由北京教育考試院另行通知。
考后知分填報志愿
北京市2023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實行考后知分填報志愿,按照提前招生、校額到校招生、統一招生三個階段進行錄取,被前一階段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一階段的錄取。統一招生錄取結束后,相關學校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計劃,未被錄取的考生可填報征集志愿進行錄取。
關于提前招生,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普通高中部分招生類型可以參加提前招生錄取;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可根據本校實際,安排部分招生計劃參加提前招生錄取。
校額到校招生包括校額到校和市級統籌,其中,校額到校采取校內選拔方式,依據考生志愿及成績錄取,考生總成績須達到570分,綜合素質評價須達到B等。校額到校招生志愿填報和錄取辦法按北京教育考試院相關文件執行。
統一招生則按照考生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照志愿順序,擇優錄取。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市區相關部門和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嚴格程序、嚴肅紀律,做好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考生和涉考人員生命健康安全,保障考試招生工作平穩順利進行。對于招生中出現的違規違紀問題,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