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長不打招呼赴河南查污染 有的企業被抓現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2月20日至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河南省平頂山市、許昌市突擊檢查,發現多家企業普遍存在超標排放、弄虛作假等問題。有的企業此前曾多次被督察點名,此次又被抓現行。
生態環境部通報的2023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顯示,空氣質量排名后20位城市中,河南占8席。
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年底以來,河南省南部就出現長時間、大范圍的“跨年霾”,多個地區持續出現重度及嚴重污染天氣,大氣污染治理形勢十分嚴峻。2月以來,生態環境部持續派出工作組對河南省開展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
2月20日一早,黃潤秋一行從北京趕赴河南,對照大氣污染防治法,對當地焦化、鋼鐵、玻璃等重點行業開展突擊檢查,重點關注企業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的情況。
檢查發現,企業普遍存在不正常運行污染治理設施、不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生產臺賬弄虛作假、在線監測和手工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違規問題。
其中6家企業問題較為突出。汝州天瑞煤焦化有限公司廢氣外溢直排環境,污染非常嚴重,涉嫌人為干擾在線監測設施采樣,掩蓋超標排放行為。
河南平煤神馬京寶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保設施未正常運行且煙氣長時間超標排放,出焦計劃報表和手工監測數據存在人為造假現象,在線監測數據與實際生產狀況不符,涉嫌造假。
檢查還發現,舞鋼中加鋼鐵有限公司偽造燒結生產報表、篡改中控系統運行參數,球團廢氣煙囪采樣口長期荒廢銹死,涉嫌手工監測報告造假。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含舞鋼新希望煉鐵有限責任公司)高爐熱風爐、軋鋼加熱爐廢氣未脫硫直排,長期超標排放。
許昌襄城縣華信實業有限公司偽造名為“環保臺賬”的虛假生產記錄;玻璃窯爐爐頂破損嚴重,大量廢氣直排;脫硫脫硝設施形同虛設,不正常運行;在線監測不正常運維,無法顯示實際排放情況,現場手工監測超標嚴重,涉嫌長期超標排放。
記者注意到,此次被點名的天瑞焦化曾在2021年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作為典型案例通報,通報稱,2017年以來,針對天瑞焦化可查證的群眾舉報就超29次,但該公司仍以零排放之名肆意排污。
早在2018年11月,《中國青年報》就對該公司污染問題進行報道。當時,汝州當地雖組建調查組,但調查不深入、不細致,汝州市委、市政府未嚴格督促企業從排污源頭實施整改,汝州市環境保護部門調查工作流于形式、弄虛作假,調查結果沒有反映真實情況。
根據2022年8月,河南省通報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針對此事,汝州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26名責任人被追責問責,4名企業人員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黃潤秋指出,當前大氣污染防治任務依然艱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意義,有效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落實各項應急減排措施,確保執行到位、不打折扣。
他還提到,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動真碰硬,堅決以“零容忍”態度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尤其是企業和第三方監測公司相互串通、偽造篡改監測數據等問題,性質嚴重,影響惡劣,觸犯刑法,必須堅決打擊,充分發揮警示作用。
黃潤秋強調,企業要真正從思想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把守法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底線,不斷增強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絕不能不顧老百姓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而一味追求帶污染的經濟效益,切實扛起大氣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加強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國有企業是行業的標桿,要為行業樹立榜樣和標準。
黃潤秋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推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進一步將壓力傳導到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進一步提高識別問題、發現問題特別是發現編造數據、偽造數據等深層次問題的能力,認真開展對涉環境違法企業的調查取證工作,做好整改的“后半篇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