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農險保費破千億元,意味著什么

      發布時間:2023-02-17 15:52:00來源: 農民日報

       

        如今,農業保險已日益成為農民應對農業風險挑戰的堅實依靠。2022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92億元,同比增長23%。事實上,自2020年起,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這組亮眼的數據意味著什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保險還存在哪些差距?

        立春時節,天氣轉暖,河南省汝南縣杜莊村種植大戶董亞維漫步在自家田壟旁,去年11月播種的冬小麥如今長勢喜人。和往年一樣,在完成播種后,董亞維就辦理了農業保險投保手續,“交完保費,心里才踏實。”

        2017年是董亞維成為種植大戶的第一年,突降的暴風雨讓田間小麥大面積倒伏,猶如給了董亞維當頭一棒。次年,當保險公司業務員推廣農業保險時,曾經的受災經歷讓他深切意識到農業風險保障的重要性,他毫不猶豫地參保了。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央財政開展了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農業保險從“保成本”向“保收入”邁出關鍵一步。

        如今,農業保險已日益成為億萬農民應對農業風險挑戰的堅實依靠。2022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92億元,同比增長23%。事實上,2020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815億元,已經成為世界上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這組數據意味著什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保險還存在哪些差距?

        從50億元到破千億元,高增長動力何在

        從2007年到2022年15年間,中國農業保險的高速發展成為全球農業保險發展的一道風景線。數據顯示,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從2007年的51.8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192億元,尤其是2019年以來,保費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這在全球絕無僅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庹國柱這樣評價。那么,高增長背后的強大動力源于什么?

        回溯1982年我國恢復農業保險以來的40年,會發現2007年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這一年,我國開始實施農險保費補貼政策,此后,補貼力度逐年加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農業保險高速增長的關鍵動力。

        從農險發展的背景來看,作為國民經濟中的弱質產業,農業本就面臨著自然、市場、社會、技術等多重風險的挑戰,近年來,隨著一家一戶小規模分散經營的傳統農業向高投入、規模化現代農業轉型跨越,農業生產經營風險愈發集中和凸顯。無論是破解農業產業的先天不足,還是適應現代化大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需要,都需要加快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必須逐步開放農產品市場并減少對農業的直接補貼,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作為“綠箱”農業支持政策則不受限制,農業保險由此成為政府支持農業生產的重要舉措。

        2004年,我國提出要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三年后,《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管理辦法》的出臺,開啟了中央財政補貼農業保險的試點工作,農業保險自此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自2007年實施保費補貼政策以來,財政部累計撥付保費補貼資金年均增長率為21.7%。2022年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434.5億元,同比增長30.3%,各級財政總保費補貼資金占保費收入的比重在80%左右,極大減輕了參保農業經營者的參保支出負擔,調動了農業保險利益相關主體的積極性,推動了我國農業保險快速發展。2021年,中央財政共安排三大糧食作物保費補貼資金148.69億元,占2021年保費補貼資金總額的44.6%。”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系教授穆月英列出了一組數據,在她看來,財政補貼的“給力”是農業保險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

        財政補貼的范圍也在不斷深入和擴大。2007年,中央財政分別在新疆、內蒙古、山東、四川、湖南和江蘇6個農業大省(區),開展了由中央財政支持的小麥、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保險試點,并在隨后的幾年時間內將中央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品種擴大到能繁母豬、奶牛、天然橡膠、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15個品種。

        2018年,我國在內蒙古、遼寧等六省(區)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2021年至2022年,財政部將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范圍由前期6個省(區)的24個產糧大縣,逐步擴展至覆蓋13個糧食主產省(區)全部產糧大縣,主產省覆蓋面積達6.67億畝。

        農業保險的品類和險種也在“擴容”。2020年,我國在20個省(區、市)實施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的以獎代補政策,支持地方自主選擇不超過3個特色險種申請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其中,廣東荔枝、湖北小龍蝦、湖南柑橘、陜西蘋果、寧夏枸杞、內蒙古肉牛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已被納入獎補覆蓋范圍。

        “目前,我國對于政策性農險的保費補貼大部分達到80%左右。從2007年到2021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共給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了4372.15億元,平均增長速度22.6%,可見各級財政在支持農險發展方面力度非常大,這是農險高速發展的重要動力。”庹國柱表示。

        “天有不測風云,俺有農業保險”,這樣的宣傳標語在農村地區并不少見。隨著財政補貼力度、宣傳引導力度的加大,農民對農業保險的知曉率、投保率都在穩步提升,推動保費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種糧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利用農業保險抵抗生產風險的意識逐漸增強。特別是省里開發‘農險直通車’應用后,農民在手機上就能投保、理賠申報,便利度大大提升。”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處長李萬虎表示。

        在太平洋財險河南分公司三農經營管理中心承保理賠部經理劉捷看來,隨著農業保險的不斷推進,農民的參保意識在逐步提升。“河南是糧食大省,農業農村相關部門非常重視農業保險,經常入村入戶進行宣傳。還有一些種植經濟類作物的農戶,生產投入比較大,對保險的需求也比較高。這些年,農民的投保積極性確實提高了不少。”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峭認為,隨著農業保險保費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作為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功能更加凸顯,也意味著其在國家農業風險防控體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農業保險“保”的到底是什么?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的水稻種植戶向永剛也嘗到了農業保險“兜底”的甜頭。去年7月,內江市遭遇高溫酷暑天氣,降水偏少,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伏旱,導致水稻受災。但為自己種植的水稻全部投了保險的向永剛,則感到了不幸中的萬幸。

        “經保險公司現場查勘定損,干旱造成我家種植的水稻絕收9畝,按照保險政策我可以得到賠款9900元。”向永剛連連稱贊,“有了農業保險,種地沒有后顧之憂了。”

        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持續增長,本質是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是國家支持保護農業的具體體現。近十幾年來,農業保險乘著國家強化農業支持保護的東風,躋身成為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農業保險保的到底是什么?

        “農業保險的主要功能包括風險管理功能和損失補償功能,因此在保障糧食安全中大有作為。”穆月英表示,“我國農業生產以農戶家庭小而分散經營為主,風險應對能力相對較弱,農業保險可以在農業生產者因災致損后給予一定補償,穩定收入,保障農民在遭遇風險的情況下也能在下一期順利開展生產活動,穩定種糧積極性,保障糧食生產和供應。”

        張峭表示,農業保險主要起到風險保障的作用,可以直接穩定農民收益,特別是對于種植糧食的農民來說,農業保險可以穩定收入,降低風險。“在交保費的時候,因為有補貼政策,農民只需要繳納一部分,但受災后卻可獲得全額的賠償。”

        “從國際上看,農業保險是符合世貿組織規則、能夠很好地實現農民種糧保本微利要求的主要政策工具。”李萬虎表示,“要讓農民種糧不吃虧、有錢掙,農業保險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業保險作為一項制度安排,已經受到了農戶與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廣泛認可,補償資金可以直接幫助農戶減少損失、穩定收益,起到‘穩定器’的作用。種糧主體可以通過農業保險建立科學的生產預期,從而有序擴大生產規模、投入生產資料,同時在遭遇風險時,也可以通過補償資金恢復生產,保障糧食安全。”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農業保險部總經理助理謝銀旦說。

        作為首批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地區,河南省目前已實現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省域全覆蓋。“小麥每畝保額1000元,水稻每畝保額960元,玉米每畝保額950元,重點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兼顧小農戶,進一步提升了主糧作物保險保障水平和能力。”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進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符合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階段和實際,基本上可以讓投保農戶“旱澇保收”。

        “滴滴滴……”浙江省長興縣虹星橋鎮的種糧大戶莫建華的手機突然收到了一條短信,仔細一看,原來是水稻的保險賠付款到賬了,共計7萬多元。

        莫建華流轉了土地1200余畝,靠著機械化輪作油菜、小麥與水稻等作物。“去年田里遭遇了比較嚴重的病蟲害,幸虧我為莊稼上了農業保險。這不,勘察定損之后,賠付款很快就到賬了,有保險兜底,心里踏實多了!”

        從農險的功能作用和實踐成效來看,農業保險在糧食生產上保的是農民收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因此成了保障糧食生產的“穩定器”。在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上,農業保險則發揮著“助推器”的作用。

        “特色產業往往資金和勞動力投入大、比較效益好、產業集中度高,通過引入保險機制,不僅可以抵御特色產業發展風險,保險的增信功能還能拓寬融資渠道,增強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特色農險產品的開發適應了各地農業的不同需要,近年來中央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地方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有力促進了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量增收。”山東日照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史成慧說。

        1萬斤死魚,這個數字曾經讓浙江省杭州市江鮮農場負責人陸偉民心痛不已。然而,他購買的水產養殖保險卻給他帶來了好消息,保險公司按照每斤6元的價格對死亡的太陽魚等品種進行了賠付,最終陸偉民獲賠6萬余元。如今,像水產養殖等重點特色農業產業的保險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目前納入政策支持的特色農產品還比較有限。庹國柱表示,按照中央一貫的“擴面、增品、提標”的指導方針,政策性農業保險會逐步擴大保險覆蓋面。未來,種植養殖生產的更多標的會納入保險補貼目錄,逐步為鄉村振興構筑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網。

        “農業保險+”碰撞出“新火花”

        與農險保費規模高速增長相伴而生的是,各地結合地方特色創新“農業保險+”,不僅將農業保險延伸至更廣闊的農業產業領域,創新了農業保險產品,也通過將保險與期貨、基金等金融資源融合,碰撞出“新火花”,拓展了農業保險的功能。

        “在浙江,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已基本全覆蓋農業縣域和特色富民產業,真正做到了一縣多品,正向一鎮一品、一鎮多品探索發展。”中國人保財險浙江省分公司農險部副總經理朱慧介紹說,“險種的確定是根據各個地方的農業產業特色、受風險程度和農戶需求來決定的。浙江的地方特色富民產業包括茶葉、楊梅、油茶等,這些作物種植生長過程中影響較大的是氣象因素,更適用于氣象指數保險,低溫、降水、高溫、干旱等都是氣象指數保險理賠觸發的條件。”

        謝銀旦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在河南省98個縣(市)開展特色農險業務,推動三門峽、鄭州等地實現整市特色農業保險投保。“在傳統物化保險基礎上,我們先后開展了毛尖低溫凍害指數保險、小龍蝦天氣指數保險、豬飼料成本指數保險,果蔬、肉羊、柘城辣椒、開封大蒜、鄭州果樹等價格指數保險,有機融合氣象數據和價格數據。”

        對傳統農業保險來說,指數型保險是一種創新型農業保險,在保費方面也享有一定補貼。“我們這里95%的種茶戶都已經參與了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山東日照市嵐山區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蘇同波說,“保費標準每畝100元,政府負擔保費的80%,農戶自付20%,一畝地的保費才20元,比一捧茶葉錢還低。賠付的標準是每畝3000元,低保費,高保障,農民當然愿意參保。”

        “指數型保險具有設計簡潔、易懂以及‘一觸發,就賠付’的特性,賠付標準通常來源于第三方數據,比如氣象部門公開發布的臺風路徑、氣溫、降雨量等氣象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不對稱,能有效避免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問題,還免除了對災害事故現場的查勘定損,保險賠付高效、便捷,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福建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彭娉婷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保險+”的概念異軍突起,“農險+信貸”“農險+期貨”等新模式新探索不斷涌現,使得金融資源與農業生產進一步深度融合。

        說起生豬“保險+期貨”產品,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養豬大戶王如意如數家珍。“這兩年豬價大起大落,比過山車還刺激。虧錢的時候保險能賠,賺錢的時候,花點錢買個保險也安心的。‘保險+期貨’對于農戶來說還是個新鮮玩意兒,去年我就是抱著試試的心態買的。別說,效果還挺好,確實保障了我的收益,這不今年我每一期都參與了,一共保了2400頭豬,我自己平均每頭豬交了30塊錢左右,最后收到賠款17萬元多。”講到保險賠付,王如意更是笑臉盈盈,“每頭豬平均補了70來塊錢。以前養豬經常擔驚受怕,現在可以全身心投入了!”

        “‘保險+期貨’模式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了一種操作性強的避險工具,將農業生產經營者所面臨的價格風險轉移分散,是農戶或企業所面臨的價格風險與期貨市場之間的傳送帶,有效地完善了農業生產經營者與期貨市場之間的連接機制。”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數字技術在農業保險中的創新應用也層出不窮,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新技術逐步運用到農險業務中,化解了傳統作業方式下面積厘定難、精準查勘難、定損理賠難等問題。

        “目前整個承保理賠的流程中,我們已經實現了線上化操作和管理。這幾年我們在吉林省、遼寧省大面積使用衛星遙感技術進行定損,通過衛星對土地全域的損失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評估,然后由無人機和地面的查勘人員兩者相結合,進行現場勘驗,數據再反饋公司系統,逐步實現‘精準承保、精準理賠’。”中航安盟保險副總經理馮春表示。

        從保物化成本邁向保完全成本、保收入

        我國農業保險不斷刷新紀錄,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一路向前。站在新起點上,農業保險如何尋求新突破?“由大到強”還有多遠?

        “整體看來我們只能說是一個農業保險大國,還不能算是保險強國。”庹國柱表示,“我們的政策農業保險覆蓋的標的很有限,這把風險保障‘傘’,能遮蔽的范圍很有限。農林牧漁,特別漁業還沒有納入保險補貼目錄,農村財產,如農房、農業機械、漁船、農用設施、倉庫等也都需要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支持標的,這些方面與農業保險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

        當前,我國農業保險主要是物化成本保險,即對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所導致的農產品產量損失補償其物化成本。庹國柱認為,目前雖然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逐步在推開,但是其他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標的仍以生產環節物化成本保險為主,這對于農業的風險補償來說是很不夠的。

        馮春也持相同觀點:“比如說美國農業保險的產品,大部分是以收入保險為主,而我們現在收入保險的占比還比較低。由于我們在農業金融方面的一些機制體制都還不健全,一些農業數據的積累也不夠,所以并不具備大規模開展收入保險的條件。”

        他進一步解釋道,對于收入保險來說,區域農作物產量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在我國農戶之間的種植方式、種植規模、管理模式都有較大的差異,再加之部分歷史數據的缺失和不完善,這些都是導致收入保險無法大規模推開的因素。

        “從世界范圍來看,農業保險強國主要以保障完全成本為主,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還要努力追趕。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大部分還停留在物化成本層次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和體制。”人保財險福建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紀翔表示。

        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財政的支持,農業保險的承保也需要地方財政配套作“后盾”。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林景元表示:“立足福建農業特色產業多、自然災害頻發等特點,我們陸續開通了蔬菜、茶葉、水果、畜禽等特色農業保險,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特色農業保險風險保障水平。”而對于部分保險公司來說,農業保險經營水平也有待提升,特別是在一些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業保險的網點覆蓋度和服務水平明顯較低,謝銀旦對此深有體會:“保險公司的政策、產品等宣傳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部分農戶對農險政策了解不深入,農戶知情率低,自主投保意識差。線下驗標、公示等環節的工作量大,致使保險公司的人工成本、時間成本大大增加。”

        隨著農業保險向縱深發展,業務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上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短板與問題也得到重視,促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陸續出臺。2019年,財政部聯合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國家林草局等部門發布《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能力、優化農業保險運行機制、加強農業保險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舉措,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穆月英認為,我國應持續拓展農業保險功能。一方面,基于大食物觀,聚焦糧油糖肉蛋奶魚果菜茶等生產風險,做好全方位的風險保障;另一方面,針對重點領域,比如設施農業、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實施和推廣相應的農業保險。此外,還應增強參保主體信貸能力等多元功能,為建設農業強國織密保險安全網。

        除此之外,還應促進農業保險的規范化發展,特別是在我國農業保險高速發展時期,需要確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本法律依據,推動農業保險制度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政策性農險業務的順利開展。

        我國農業保險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農業保險由傳統的“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保收入”轉變已成大勢所趨,這仍需要時間的打磨和精益求精的探索。“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業保險。兼具市場化改革取向和保護農民利益的農業保險,必將在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持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曾經,復雜多變的農業風險可能讓農民顆粒無收,如今,農業保險這把大傘正在農村廣袤的大地上逐漸撐開……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久棟 毛曉雅 祖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波多野结衣一道本|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无人区| 18末成年禁止观看试看一分钟| 少妇BBB好爽|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丝袜美腿美女被狂躁动态图片| 极品少妇被啪到呻吟喷水| 亚洲黄在线观看|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 天堂mv在线看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a级片免费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美女范冰冰hdxxxx| 国产的一级毛片最新在线直播|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裸体a级毛片|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free性满足hd极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新婚娇妻1一29芷姗txt下载|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