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風云三號衛星將再添新成員 關于“風云家族”你了解多少?

      發布時間:2023-02-09 19:5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上海航天7日晚發布消息,風云三號04批衛星工程研制正式啟動。風云三號04批衛星是我國第二代低軌氣象衛星收官之作,包含一顆傾斜軌道降水測量衛星和一顆太陽同步晨昏軌道衛星,它們將與高軌氣象衛星配合,首次實現我國高低軌協同觀測的在軌驗證,支撐第三代氣象衛星智慧觀測和體系發展。

        關于“風云家族” 你了解多少?

        我國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發展氣象衛星,截至目前,已成功發射兩代4型19顆風云氣象衛星,其中7顆在軌運行,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風云氣象衛星觀測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實時共享,為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數據產品和服務。

        在“風云衛星家族”中,極軌氣象衛星用單數序號表示,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命名為風云一號,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命名為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跨越地球的南北極轉,同時也是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可以獲取全球觀測數據。

        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用雙數序號表示,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命名為風云二號,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命名為風云四號。這類衛星相對地球靜止不動,可以獲取中國及周邊區域的連續動態觀測數據。

        風云衛星“進化史”

        1988年9月7日4時30分

        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氣象衛星

        風云一號A星

        搭乘“長征四號”運載火箭

        飛上了距地800多公里的外太空

        傳回了第一幅彩色合成圖像

        中國從此告別了

        依賴外國氣象衛星數據的歷史

        1997年6月10日

        第一顆靜止氣象衛星

        風云二號A星

        成功升空

        標志著我國進入

        地球同步靜止氣象衛星在軌運行時代

        中國成為繼美俄兩國后

        同時擁有兩種氣象衛星的國家

        2008年5月27日

        首顆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

        風云三號A星發射

        標志著我國氣象衛星進入定量應用的新階段

        風云三號實現了

        全球、全天候、三維、定量、多光譜的遙感探測

        值得一提的是

        2021年7月5日發射的

        “黎明星”風云三號E星

        是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

        填補了黎明時刻氣象衛星觀測空白

        它的加入

        使我國在國際首次實現了

        “上午軌道+下午軌道+晨昏軌道”

        的三星組網業務觀測能力

        2017年9月25日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風云四號A星

        正式交付使用

        為慶祝風云四號衛星取得的巨大突破

        微信官方曾在9月25日至28日期間

        將App啟動頁面換為

        一張由風云四號A星

        拍攝的地球衛星圖像

        在太空俯瞰祖國全景

        2021年6月3日

        風云四號B星成功發射

        在風云四號A星的基礎上

        B星進行了系統升級優化

        是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的首顆業務星

        在軌7顆衛星都在“忙”什么

        防災減災

        風云衛星是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最主要手段。臺風、暴雨、強對流、大霧、沙塵……每一次災害天氣過程,都逃不出風云衛星的“火眼金睛”。

        2022年7月2日,臺風“暹芭”在廣東電白沿海登陸,氣象部門提前發布預警,利用風云衛星密切跟蹤臺風動向,為當地災害防御和人員撤離爭取了時間。

        守護糧食生產

        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影響,衛星則是捕捉氣象條件和農業生產情況的一雙“慧眼”。

        近年來,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等將風云氣象衛星資料作為數據源,開展國內外重要產糧區氣象災害監測及小麥、玉米、水稻和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長勢監測與產量估算,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參考依據。

        監測環境生態

        近年來,氣象部門綜合利用風云氣象衛星以及高分辨率光學與雷達衛星,形成覆蓋植被、高溫、城市熱島、干旱、水體、藍藻水華、沙塵、積雪等20余個領域的常態化生態監測評估產品,在生態氣象要素監測、生態環境災害監測、生態紅線保護、生態質量綜合評價、生態變化氣象貢獻率評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91理论片|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奶水哺乳理论电影|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2019| 欧美激情观看一区二区久久|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天天躁狠狠躁夜躁2021|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欧美巨大另类极品videosbest| 加勒比综合在线| 香蕉大视频在线播放持久|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一级片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内射大片99|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播放|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欧美交性a视频免费| 你看桌子上都是你流的|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男高中生大粗吊gvlive|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夜夜爱夜夜做夜夜爽| 三级日本高清完整版热播|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金瓶全集漫画1到22回无遮|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69精品免费视频| 壮熊私gay网站的|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