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鄉村足球傳到新一代年輕人腳下 侗寨里的“村超”聯賽

      發布時間:2023-02-06 17: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楊昌文有好幾位球友身懷“補足球”的絕技。

        這名酷愛足球的小學校長記得,上世紀90年代,他的家鄉貴州省榕江縣車江鄉還沒有足球場,喜歡足球的人會在河沙壩(河邊的平地——記者注)上踢球。

        足球踢壞了,舍不得買新的,人們把內膽翻出來,用矬子磨出毛。再從自行車內胎上剪下一塊橡膠皮,也用矬子磨出毛,涂上膠水,粘到足球內膽上,再用針線縫好外皮。

        那時人們不舍得買貴的足球,再加上踢球太熱情,經常要補足球。10多塊錢的足球,和自行車內胎、3.5元一瓶的膠水成了“絕配”。

        如今,補足球早已留在遙遠的過去,當地人對足球的熱愛還在延續。

        脫下球衣,都是親戚

        臘月廿六,一場特別的足球比賽在榕江縣體育場拉開帷幕。這是車江三寶侗寨8個村的聯賽,被當地人戲稱為“寨超”聯賽或“村超”聯賽。

        賽場上的“畫風”有點特別,年紀最小的足球小將12歲,年紀最大的50多歲。脫下球衣,都是親戚;上了球場,就是對手。

        在平原稀缺的貴州,楊昌文的家鄉榕江縣車江鄉(該鄉現已拆分為兩個行政區域——記者注)是個例外。這里有萬畝大壩,大片大片平坦的土地,出產豐富的蔬菜、水果,供應全縣乃至外地。

        足球賽是大壩的“副產品”。

        楊昌文記得,上世紀90年代,人們在河邊的草地上踢球。草地雖然平坦,但也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會崴了腳。后來,河邊有一片農田被洪水沖毀后廢棄。大約在2000年,他和一幫熱愛足球的朋友花兩三個月鏟平了這塊土地,拔掉雜草,砍下樹枝做成球門,再用石灰粉畫線,“自制”了一個簡易的露天足球場。

        這個已不存在的足球場見證了最早的幾屆“村超”。最熱鬧的那一年,有15支球隊參賽,場邊圍滿了人。

        關于足球賽,人們的記憶并不一致。六佰塘村的石文昌則記得,上世紀90年代至今,這樣的足球賽一直沒有間斷過。

        當地人對足球的熱愛,據說始于上世紀40年代。楊昌文走訪過許多老人,大家的說法出奇地一致??箲饡r期,有兩所大學遷至榕江縣。學校圍墻內,大學生們踢足球、打籃球、打乒乓球。圍墻外,是好奇張望的當地百姓。

        再后來,“足球熱”傳到了圍墻外。

        全民比賽

        大年初三,“村超”繼續。

        春節前,從臘月廿六到臘月廿八比賽3天,然后人們置辦年貨,準備過年。剛過完年,換上球服繼續比賽。

        初三這天,主辦方還補了個開幕式。伴著運動員進行曲,各村球童跟隨球員入場,這項始于1998年法國世界杯的傳統,也在榕江縣的“村超”聯賽上得以延續。跟在孩子們身后的,是穿著藍色民族服裝的侗族婦女,她們是拉拉隊。

        開幕式上,除了慣常的儀式,侗歌隊、侗族多椰舞蹈隊也受邀參加。對于文化生活相對匱乏的縣城、鄉鎮來說,這堪稱“文化盛宴”。

        比賽的形式經歷過一番爭執。

        開始有人主張做成杯賽,也就是先踢小組賽,獲勝者晉級下一輪,直至決出冠軍。這類比賽的觀賞性強。但臨時組委會組長楊兵堅持要做成聯賽,他的理由是,如果做杯賽,平均每個村只能踢兩三場比賽。如果舉辦聯賽,參賽隊伍要跟每個對手都過一遍招,每個村隊要踢7場比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隊員的參與度。

        楊兵說,組委會要求每個村最多報40人,每場比賽最多可以換8名隊員——按照國際慣例,每場比賽最多換5人,為了讓更多村民參與,國際慣例只好先靠邊站。

        楊兵從初中開始踢球,從輩分上來說,這名85后是村里第三代足球愛好者。他從小看著爺爺輩、叔叔輩的親戚(爺爺輩其實只比楊兵大20歲)踢球,耳濡目染,也入了足球的“坑”。

        在車江侗寨,足球賽是名副其實的“全民參與”。全村的小男孩兒都是足球隊的“后備軍”。

        楊兵所在的口寨村早早就意識到“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孩子們從小學開始訓練,在外上學的大學生假期回到家,要義務帶小學生踢球。工作后,楊兵開始帶后輩踢球,到現在已經帶了三四屆。他10年前帶的第一屆隊員,成了今年參賽的主力。

        全村村民都是足球隊的“贊助商”。

        不寬裕的,捐個10元、20元、50元;有實力的,捐100元、500元、1000元,甚至一次捐幾千元。楊昌文感嘆說,月寨村(今年的冠軍隊)比賽前號召為球隊捐款,一天就募集了1萬多元。

        這些錢平時用來給小隊員買球衣、足球、訓練裝備。楊兵說,一年下來,也就花1000多元。

        對于這些不算富裕的村莊來說,足球還有另一重意義。村里有不少留守兒童,如果沒有足球,他們的假期生活就沉浸在手機和游戲中,可能早早就輟學打工。

        開賽前一周,臨時組委會發布了比賽通知。早些年,酷愛毛筆字的楊昌文會邀請幾名寫字好的老人,一起用毛筆寫“球訊”,寫上幾十張,貼在各村村委會的宣傳欄、村里醒目的位置。

        近幾年,他們請廣告公司打印球訊,醒目的紅底黃字,列明各場比賽時間、對戰雙方,不光貼在村里,還發抖音、視頻號、微信公眾號,號召大家來看球。

        比賽前,楊昌文和伙伴們拿著喇叭走村串戶地喊:“走嘞!去看我們的小孩子踢球去嘞!”

        村民的熱情證明了這場“全民比賽”的熱度。

        球場邊,有人盤坐在地上,抱著一面大鼓,擂鼓助威。“咚咚咚”的鼓聲剛落,鑼聲緊跟著響起。伴著鑼鼓聲,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頭發花白的老人、七八歲的稚童,興高采烈地給本村球隊加油助威。

        把“村超”推廣出去

        比賽得趕在正月初七之前結束,因為在外打工的人會在這一天陸續返崗。

        正月初六,也就是最后一個比賽日,月寨村包了兩輛公交車,帶村民們來現場助威。楊兵記得,那天月寨村一共來了300多人。

        這是冠軍的“囂張”。當天下午,比賽已無懸念,月寨村積分第一,穩得冠軍。

        一等獎是一頭價值3000多元的豬;二等獎次之,是價值2000多元的豬;三等獎再次之,是價值1000多元的豬。

        “得到的那頭年豬,我們用車拉著它從一村拉到了十村,像是在炫耀勝利一樣,再拉回村里的薩滿廟,然后全村一起‘打平火’(全村一起吃)。”月寨村隊長李騫笑道。

        今年這場比賽,12歲的小將李家潤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楊昌文注意到,這個孩子很靈活,無論是過人還是帶球,都非常敏捷。“看他踢球,就是一種享受。”楊昌文感嘆。

        八九年前,縣里新建了體育場,楊昌文經常和球友去那里參加友誼賽。這名49歲的老將對縣里的足球場、足球隊和足球賽如數家珍,他說全縣的民間球隊有30多支(也有人說40多支),縣級足球比賽有3個。在他微信上的七八個球友微信群里可以看到,大家幾乎每周末都要相約球場。哪怕下雨天、下雪天,他們照樣穿著短袖短褲,飛奔在綠茵場上,一個鏟球,激起一片水花。

        他所在的足球隊以“快樂老男孩”命名,已經成立了10多年,成員有建筑工人、電工,也有開挖掘機的、賣肉的。這群平均年齡40多歲的“老男孩”,把周末留給了愛好。

        這名小學校長參加過的最高級別的比賽是縣級足球賽,他的球友中有人參加過州里乃至省里的比賽。

        但楊昌文似乎并不在意比賽的級別,他想象著,未來要把“村超”推廣到全州,甚至全省,還要辦全國的“村超”邀請賽,邀請全國各地的村級足球隊來榕江縣比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雅娟 實習生 龍東連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男同免费videos欧美|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99re在线观看视频|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fc2成年免费共享视频18| 欧美精品hdvideosex| 可以直接看的毛片|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很黄很污的视频在线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gvg708|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 无需付费大片在线免费| 嗯啊公交车上被群j|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天堂mv免费mv在线mv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日韩精品在线看|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97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