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個月物流行業韌性進一步顯現 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央視網消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12月28日)公布今年1—11月份物流運行數據。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11月份物流恢復勢頭有所減弱,各領域物流需求均有放緩,但物流行業韌性也進一步顯現,有效保障了產業鏈循環和民生供給。
1—11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01.9萬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受疫情因素影響,11月當月增速明顯放緩,仍然保持1.7%的同比增長。具體來看,工業、進口、民生消費等領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放緩。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盡管增速出現一定的回落,還是保持了一個穩定恢復的態勢,有一些相對比較穩定的亮點,是非常難得的。新動能、新技術這個板塊的物流需求的增速還是一直高于工業需求的增速。
隨著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政策繼續顯效,工業物流升級發展態勢持續,新動能行業物流需求持續展現出新活力,高技術制造業物流需求發展態勢較好。1—11月份,高技術制造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0%,增速快于工業品物流總額4.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2%,增速快于工業品物流總額2.4個百分點。
另外,電商快遞物流需求實現較快增長,繼續發揮釋放帶動作用。1—11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增長。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施先亮:我覺得物流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在這次疫情(防控)當中,為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保障,體現了非常強的韌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穩定的財產性收入 改善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表
- 科創板匯聚500家“硬科技”企業 推動科技、產業與資本高水平循環
- 六成銀行家認為第四季度貨幣政策“適度” 企業貸款需求、城鎮儲戶儲蓄意愿提升
- 中央組織部從代中央管理黨費中劃撥33660萬元用于元旦春節期間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
- 前11個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同比增6.7% 裝備制造業利潤繼續恢復
- 網紅“千元店”的差異化法則
- 央行今日開展189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和13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 工信部擬規定:未經用戶同意不得自動或強制下載APP
- 涉及人臉識別信息等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4件個人信息保護刑事案例
- 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富滿油田年產油氣突破3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