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基層疫情防控壓力?國務院聯防聯控回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社區、農村是醫療衛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家庭醫生、鄉村醫生是群眾健康的守門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推進感染者分級分類收治、風險人群健康監測管理、老人和孩子等重點人群醫療服務保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可能會存在醫療資源和人手不足等問題。
為了緩解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壓力,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各地防控領導機制要切實發揮作用,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持社區和鄉村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工作,加強保障,形成疫情防控的合力。還要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必要的設備條件,“特別是要把基層的相關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盒配備充足,提前做好儲備。”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聶春雷在發布會上說。
基層的人力問題也需要引起足夠重視。聶春雷表示,人才可能在短時間內比較難培養起來,短期內可以讓二、三級醫院下沉到基層,還可以招聘近5年來已經離退休的工作人員,充實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些在其他崗位的醫療人才也可以充實到基層。
聶春雷說:“同時,要切實發揮家庭醫生的作用,重點推進重點人群的簽約服務,力爭全覆蓋,確保大家有需求時能夠聯系到家庭醫生。”
最后,要積極發揮醫共體、醫聯體的作用。聶春雷解釋說:“特別是要發揮牽頭醫院的作用,加強對地區成員單位發熱門診建設運行的指導。統籌醫聯體內的人員調配,暢通雙向轉診通道,加強對基層的技術支持培訓,加強指導,還要加強質量控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