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搭建“云講臺”,讓“大思政課”越加鮮活
東方風來,潮涌鷺島。近日,“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廈門大學舉行。航天英雄楊利偉、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冬奧會冠軍武大靖等模范人物和優秀思政教師、青年學生代表等來到現場,同上這堂別開生面的“大思政課”。
人才是第一資源。推動人才強國戰略,關鍵在答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考卷”。當前,思政課建設整體上進入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的新階段。從“思政課”到“大思政課”,這是辦好思政課理念的更新,既立足小課堂,也用好“大課堂”,用心用情用力“講道理”,發揮立德樹人、啟智潤心、培根鑄魂的作用,努力培養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的覆蓋面越加廣泛,也是新的交流平臺,是“大思政課”宣傳的重要載體,通過搭建“云講臺”的方式,讓更多有影響力、號召力、感染力的“大先生”走上講臺,更好地達到“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效果。
搭建“云講臺”,為立德樹人開設“大課堂”。“大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順勢而為、乘“云”而上,既滿足新時代青年線上學習的需求,也能讓“大思政課”的覆蓋面更大,讓更多的人同上一堂課。顯然,搭建“云講臺”的方式,是理論宣講上的一種新舉措,突破了時空的距離,能讓更多的思政“金課”通過網絡的方式,傳遞到大江南北,開創了思政課學習的嶄新局面,也能在更新穎、更鮮活、更有趣的學習方式中,更好地“圈粉”。
精選“大先生”,為啟智潤心送上“大教材”。“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搭建“云講臺”,讓我們跳出了一地一域的教師隊伍建設,能夠站在國家的高度,讓更多行業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人成為“教師”,用他們的鮮活故事,來達到啟智潤心的效果。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楊利偉、孫世剛、武大靖……他們是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是我們熟悉的“身邊人”,挑選他們為“大先生”,讓他們的奮斗經歷成為“大教材”,本身也是一種創新,在學生的心中更好地埋下真善美的種子,達到觸動靈魂的作用,助力新時代青年明道、信道。
樹立“大格局”,為時代新人注入“大動力”。辦好思政課,要放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的大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中來看,樹立“大格局”,增強“大思政課”的實用性,為時代新人注入更多的“精神動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用“云講臺”,以模范人物、青年學生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的切身經歷來講深、講透、講活,匯聚更磅礴的育人力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人、教育人,形成校內校外協同育人的新局面。
優質的“大思政課”是一場雙向奔赴,“大先生”用心講好思政課,“新青年”用心領悟大道理,在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大思政課”的內在精神力量轉化為事業發展的外在動力,堅持學與做結合,讓“大思政課”始終鮮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文/梁文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