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能持續釋放 助力我國外貿穩增長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從國家到地方積極出臺了多項舉措,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政策效能的持續釋放也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海外倉是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在遼寧,當地政策資金雙管齊下,鼓勵企業擴展海外倉。沈陽這家技術、工程出口企業今年大量新建的海外倉,讓企業能夠在海外市場及時為客戶提供保質保量服務的同時,確保工期按期履約。
沈陽某企業國際事業部總裁 魏振宇:尤其在疫情期間,海外倉的設立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解決了我們在生產環節的諸多問題,而且把海外倉的設立推廣到全世界。
遼寧省商務廳外貿促進處處長 隋野脫:加大對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遼寧企業在境外建設99個海外倉,通過各類通道和平臺建設助力企業搶抓訂單,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
而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全國首開國際TIR卡班,也就是“卡車航班”,相當于用卡車的價格實現了接近航空運輸的效率。貨車憑一張單據可以在60多個國家暢通無阻,今年以來國際TIR卡班發車3200余輛;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還在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地成立海外倉,提供全球化“門到門”服務;開通海上班列運輸,為園區企業提供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截至目前,累計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突破200億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不僅如此,近期,我國外貿創新平臺相繼擴圍,進一步激發外貿“新活力”。新增8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增設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不久前,我國批復同意在廊坊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此次擴圍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數量達到165個,覆蓋31個省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