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持續推進 滬蘇兩地協同發展
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協同發展地區,江蘇蘇州依托進博會溢出效應,大力推進新型產業布局,滬蘇兩地協同發展成效日趨顯著。
總臺記者 丁然:在蘇州市相城區的高鐵新城,你可以像我一樣叫到一輛自動駕駛的出租車。在28.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已經有7家服務商可以提供自動駕駛公共交通服務,就在今年進博會上,第8家服務公司也宣布將落地蘇州。
蘇州相城區聚集了160多家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業的公司,其中科技研發企業占比超過30%。而在距離這里半小時高鐵車程的上海,大量整車制造企業這幾年對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需求十分迫切。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輻射范圍,滬蘇兩地在這方面正好形成互補發展。記者從蘇州相城區工信局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份,相城全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出242.7億元,同比增長67%。
蘇州相城區高鐵新城管委會副主任 丁盛義:我們可以分享上海跟蘇州短距離的通勤優勢,吸收上海的市場、資金、人才、整車企業的溢出效應,共同來提高技術的應用度、產業的擴展度,跟整車企業有一個更好的綁定跟合作。
不僅在蘇州相城,同屬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的昆山、太倉等地也積極與上海對接,重點聚焦新能源、特色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根據《貫徹落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建設實施方案>蘇州行動計劃》,在協同合作下,到2035年,蘇州將全面建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