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立冬:收斂藏匿,迎接嚴冬

      發布時間:2022-11-08 10:4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伴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四季也輪回到了冬季。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公歷11月7日至11月8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從立冬開始,萬物就進入了收斂藏匿的狀態。

        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傳播與文化創意學院副教授袁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意思是立冬之后,水面開始結冰;二候“地始凍”,即土地開始出現冰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一種解釋是雉為野雞,也是大鳥,蜃即是蛤蜊,秋收冬藏,天上的大鳥已不多見,海邊卻出現了蛤蜊,蛤蜊的花紋與雉鳥的羽毛顏色相近,于是古人便認為這是雉鳥跑到水里,變成了蛤蜊。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我們的節日”北京工作室負責人張勃向記者介紹,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較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左傳·僖公五年》和《左傳·昭公十七年》中都對這個節氣有明確記載。如《左傳·昭公十七年》云:“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這里的“閉”指的就是立秋和立冬。初唐經學家孔穎達疏:立秋立冬謂之閉,此鳥以秋來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

        北郊迎冬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首席專家蕭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古代帝王歷來很重視,從周代起便有在北郊迎冬的習俗。《禮記·月令》記載,在立冬之前三日,太史便報告天子,“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于是開始齋戒,待立冬之日,親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轉朝廷后,天子還要“賞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也沿襲了立冬在北郊迎冬的習俗。古人將四季與五行相對應,冬季屬于水,水對應黑色,因此古人在冬季一切以黑色為尚。《禮記·月令》還記載,周天子從立冬開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車子,駕黑馬,豎黑旗,身穿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豬肉與黍米。

        立冬觀風向

        舊時,農人會在立冬觀察風向,以此預知來年農事的豐歉。民諺有:“立冬西北風,來年五谷豐。”立冬風向也可預知冬天是否寒冷,民諺有:“立冬吹北風,皮襖貴如金;立冬吹南風,皮襖靠墻根。”人們還相信,立冬日的陰晴,決定著冬春的氣候,民諺有“立冬晴,一冬明;立冬陰,雪迎春”,意思是說,如果立冬天晴,就意味著一冬都是好天。

        腌制和窖藏蔬菜

        蕭放告訴記者,在立冬這天,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會將新鮮蔬菜加以腌藏,以備冬日之需。北宋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九記載:“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園進冬菜。京師地寒,冬月無蔬菜,上至宮禁,下及民間,一時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車載馬馱,充塞道路。”

        張勃介紹說,腌制是冬季最常見的蔬菜加工方法,歷史也非常悠久。民國夏仁虎《歲華憶語》載:“腌菜之風,傳自周官齏人。”他詳細記錄了南京人腌菜的做法:“金陵人家,猶重視之,例于小雪前,視家人之多寡,購菜若干擔,洗凈晾使微干,然后于大缸中平腌之。三數日后,一一取出,加姜末與石蘿子于菜把中,挽使成結曰‘打把’。泥封之,一月后始可取食,脆美絕倫。”

        除腌制外,人們還會將蔬菜放在挖好的菜窖中儲存。清代李光庭《鄉言解頤》中記載了立冬日人們挖菜窖儲存白菜的情形:“立冬出白菜,家有隙地,掘深數尺,用橫梁覆以柴土,上留門以貯菜,草簾蓋之。俗以豆腐為白虎,白菜為青龍,遂曰青龍入洞。梯以出入,不凍不腐,此鄉村之法也。”蕭放說,這種窖存蔬菜的方法,在近些年大棚蔬菜興起之前,在北方廣大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清光緒二十四年《灤州志》也記載,農歷九月“田功始畢,農家散其傭作,腌菹藏蔬,以御冬焉。”

        立冬“補冬”

        為了增強人體抵御寒冷的能力,適應氣候季節性變化,很多地方會在立冬日“補嘴”。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意思是說嘴饞了,該吃點好東西了。蕭放告訴記者,立冬日進補也稱為“補冬”,此時,人們通過食用一些驅寒的食物,補充熱量,充實元氣,調節身體以適應氣候變化,為抵御嚴寒做好準備。做法大多是殺雞宰羊,有的還會在肉里加入中藥進補。如浙江一些地區的人們將立冬稱為“養冬”,這天要殺雞宰鴨進補;臺灣基隆稱立冬為“入冬”,人們在這天用雞鴨或者羊肉,加當歸、八珍等補藥共燉食用。

        除了補嘴上的虛空,還要在身體上做各種準備。袁瑾介紹,立冬日古人有“掃疥”的習俗,即在這一天清潔身體,保持皮膚健康。袁瑾解釋說,舊時礙于條件限制,冬日里洗澡不及其他日子來得勤快,疥蟲、跳蚤等寄生蟲容易繁殖,極易引起皮膚病的傳染,所以保持“掃疥”習俗就顯得非常必要。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曾記載立冬日里人們用各色香草伴著菊花、金銀花泡水沐浴。近人胡祖德《滬諺外編》也曾寫道:“立冬日,以菊花、金銀花、香草,煎湯沐浴,曰掃疥。”

        品蟹正當時

        清代蘇州人蔡云在《吳歙》中有“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之句,寫的正是立冬佐酒必不可少的美味——大閘蟹。“團臍”是雌蟹,“尖臍”為雄蟹。農歷十月,雄蟹正值膏豐肉腴之時。晶瑩的膏體黏糯鮮美,令人回味無窮,是故宋代沈偕詩有“黃粳稻熟墜西風,肥入江南十月雄”之句。

        袁瑾告訴記者,自明代以來,深秋初冬之際,家家都愛辦蟹宴。明代秦蘭徵《天啟宮詞》云:“海棠花氣靜馡馡,此夜筵前紫蟹肥。玉筍蘇湯輕盥罷,笑看蝴蝶滿盤飛。”可見當時吃蟹,不僅觥籌交錯、杯盞交疊,吃完之后,人們還將蟹鉗蟹殼拼成蝴蝶形狀,風雅有趣。

        “無論生命的輪轉,物種的更替,在古人看來,都是需要尊重的自然規律。”袁瑾說,“立冬后,嚴寒即將到來,作為現代人,也應效仿古人,順應藏伏的節氣特點,在室內品嘗秋天的收獲,備辦冬季的食糧,以美味而有營養的食物滋潤身心,同時重視身體的機能,以健康姿態迎接嚴冬的考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亚洲娇小性xxxx色|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www.夜夜操.com|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丰满肥臀风间由美系列| 欧美三级在线看|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美女黄色一级毛片|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欧美人与z0xxx另类|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男女做爽爽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 亚洲www视频|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_| 日本肉动漫无遮挡无删减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动漫品精老司机|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人妖xxxx做受视频| 久草网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娃娃脸1977年英国|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在线看|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