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治理實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今天,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曹淑敏在國新辦舉行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主動順應信息革命發展潮流,重視互聯網、發展互聯網、治理互聯網,統籌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推動中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治理實踐,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曹淑敏介紹,白皮書關于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治理實踐,從七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一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二是數字技術惠民便民。積極推進互聯網用于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事業,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網絡空間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健全了網絡法律體系,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
四是網上內容豐富多彩。網上正能量強勁、主旋律高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上文化建設。
五是網絡空間日益清朗。推進“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匯聚向上向善能量,網絡生態持續向好。
六是互聯網平臺運營不斷規范。完善促進企業發展和規范運營的制度和機制,加強新技術新應用治理,推動互聯網行業自律,促進平臺經濟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七是網絡空間安全有效保障。加強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打擊網絡犯罪。
曹淑敏表示,黨的二十大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及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國將堅持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同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團結協作,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