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細數新時代中國世遺“年輪”

      發布時間:2022-10-25 11:3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 元上都遺址

        2012年,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中國申報的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元上都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依龍崗,南臨灤河。元上都遺址由城址(含宮城、皇城、外城)以及城垣外的關廂和城市防洪渠組成,包括城墻、城門、道路、護城河、防洪渠遺跡以及宮殿、寺廟、民居、倉庫等各類建筑基址和墓葬群等。

        它完整呈現了元代“夏都”的整體格局與營造特色,是中國元代都城系列中創建最早、歷史最久、格局獨特、保存最完好的遺址。

        2012 澄江化石地

        2012年,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縣境內,面積512公頃,距今5.3億年,于1984年被發現,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

        澄江化石地精確記錄了寒武紀早期生命大爆發的史實,是寒武紀早期生命大爆發最好的例證。同時,澄江化石具有顯著的物種多樣性特征,展示了完整的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是了解寒武紀早期生物群落結構的窗口。

        2013 新疆天山

        2013年,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中國申報的新疆天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申報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由博格達、巴音布魯克、托木爾、喀拉峻—庫爾德寧等區域組成。

        位于中亞腹地、遠離海洋并被廣闊沙漠所包圍的天山,展現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溫帶干旱區山地綜合自然景觀,具有顯著的景觀多樣性和獨特的自然美。與此同時,“新疆天山”具有顯著的生物多樣性,是中亞山地殘遺物種以及眾多珍稀瀕危物種、特有物種的重要棲息地,突出代表了這一區域由暖濕植物區系逐步被現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區系所取代的生物進化過程。

        2013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2013年,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中國申報的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所體現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構”系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復雜的農業、林業和水分配系統,通過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社會經濟宗教體系得以加強,彰顯了人與環境互動的一種重要模式。

        2014 大運河

        2014年,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并通過中國提交的申請,“大運河”作為文化遺產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運河世界遺產分布在8個省(直轄市)27個城市,由31處獨立的遺產區構成。大運河世界遺產包括中國大運河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共計58處遺產。這些遺產根據地理分布情況,分別位于31處遺產區內。這些遺產展示了歷史的發展、河道航行景觀、水管理技術設施以及與運河相關的城市景觀、歷史遺跡和文化傳統。

        大運河直到今天仍是重要的內陸交通運輸方式,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國經濟繁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4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2014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線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線包括中心城鎮遺跡、商貿聚落遺跡、交通及防御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5類代表遺跡,共計33處,中國境內有22處考古遺址和古建筑,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各有8處和3處遺跡。

        2015 土司遺址

        2015年,在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司遺址位于中國西南山區,包括一系列部落領地。土司遺址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土司遺址系列遺產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這一管理智慧促進了民族地區的持續發展、有助于國家的長期統一,并在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義。

        2016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

        201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辦的第4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申報的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及扶綏縣境內,由巖畫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個文化景觀區域組成,包含38個巖畫點(共107處巖畫,3816個圖像),巖畫所在的山體和對面的臺地以及約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

        2016 湖北神農架

        201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湖北神農架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具有完整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1990年,神農架加入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2013年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神農架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譜,其生物多樣性彌補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空白。

        2021年,在中國福建福州召開的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邊界微調程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湖北神農架的組成部分。

        2017 青海可可西里

        2017年,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青海可可西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可可西里申遺項目于2014年底正式啟動,覆蓋總面積約600萬公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評估報告中說,可可西里一望無垠,幾乎沒有受到現代人類活動的沖擊,美景“令人贊嘆不已”。這里保存著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間的完整遷徙路線,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擾地遷徙。

        2017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2017年,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鼓浪嶼島位于九龍江出海口。該遺產反映了一個復合的現代社區,這個社區由具有多樣化的本土和國際建筑風格的931組歷史建筑、自然景觀、歷史道路、歷史花園等構成。通過本土居民、還鄉華僑等的共同營建,鼓浪嶼發展成為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近現代生活品質的社區。鼓浪嶼作為文化融合的獨特例證,是多年來文化交流的產物,清晰地反映了幾十年間不斷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所形成的有機城市結構。

        2018 梵凈山

        2018年,在巴林首都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申報的梵凈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梵凈山遺產地面積402.75平方公里,其生態系統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遺、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擁有4395種植物和2767種動物,是東方落葉林生物區域中物種最豐富的熱點區域之一。

        2019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項目具有的“突出普遍價值”和中國政府采取的保護措施受到肯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點。第一期項目所在的江蘇鹽城黃海濕地有超過680種脊椎動物和500多種無脊椎動物,其中包括415種鳥類,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該區域為23種具有國際重要性的鳥類提供棲息地,支撐了17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物種的生存,包括1種極危物種、5種瀕危物種、5種易危物種。同時,這里還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遷徙候鳥勺嘴鷸、小青腳鷸的存活依賴地,也是中國丹頂鶴的最大越冬地。

        2019 良渚古城遺址

        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于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遺址向人們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一個以稻作農業為支撐、具有統一信仰的早期區域性國家。該遺址由4個部分組成:瑤山遺址區、谷口高壩區、平原低壩—山前長堤區和城址區。通過大型土質建筑、城市規劃、水利系統以及不同墓葬形式所體現的社會等級制度,這些遺址成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并以其時間早、成就高、內容豐富而展現出長江流域對中華文明起源階段“多元一體”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2021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2021年,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的文化遺產申報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遺產組成部分包括行政建筑遺址、宗教建筑和雕像、文化紀念地史跡、窯址和冶鐵遺址以及由橋、碼頭和航標塔組成的交通運輸網絡,反映了宋元泉州的海洋區域、社會文化結構和貿易結構。通過系列遺產組成部分,突出地展現了高度整合的區域結構和關鍵性的行政、交通、生產、交易和社會文化因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日本xxxx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春雨直播免费直播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成年人毛片视频|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天天弄|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国语对白做受xxxx| 国产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极品另类高清videos|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夜夜爱夜夜爽夜夜做夜夜欢| 国产性夜夜夜春夜夜爽|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 久久黄色免费网站| a级日本片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bbxxx| 扒开双腿猛进入女人的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亚洲网站www|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色在线com| 午夜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羞耻暴露办公室调教play视频|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女班长的放荡日记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