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匠心編柳 妙手生花

      發布時間:2022-09-28 10:47:00來源: 人民日報

        匠心編柳 妙手生花(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核心閱讀

        毫不起眼的柳條,可以編出來什么?1萬多把“魯班鎖”組成的巨型燈籠,上海世博會展館外墻,造型可愛的手工藝品……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重視國家級非遺項目博興柳編傳承發展,將非遺傳承融入產業發展,融入鄉村振興,手藝人致力于創新編織技藝,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與人同高的燈籠,你見過嗎?”未進家門,老賈先賣起關子。

        跟隨老賈的步伐,一入庭院,便見一盞巨型燈籠懸于樹旁,定睛一瞧,整個燈籠沒用一顆釘子、一根繩子,卻非常牢固。原來,燈籠是由柳條編織成的1萬多把“魯班鎖”組合而成。

        老賈名叫賈流遠,是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柳編匠人。博興柳編技藝歷史久遠,據記載已有800多年歷史,2011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近年來,博興縣一批手藝人潛心研究柳編技藝、創新產品樣式。巧手之下,老手藝呈現新面孔,古老非遺“編”出新花樣。

        柳編越做越新潮

        作為博興縣灣頭村有名的“巧匠”,老賈雖年過七旬,手藝卻不減,村里人常稱贊:“老賈手藝是寶,柳編越做越新潮。”

        老賈在20多歲時,開始學做柳編,“當時家家戶戶做柳編,大多是簸箕等物件。”后來,柳編銷量下滑,相關制品逐漸被替代,不少手藝人開始另謀出路,可老賈始終認為,手藝不能丟,天天琢磨怎么把老手藝做出新意來。

        靈感從哪兒來?一次外出旅游時,老賈發現不少古建筑都有一種榫卯相嵌、造型美觀的“鎖”。查閱資料后,他才知道那是魯班鎖。于是,他決定用“魯班鎖”編一盞燈籠。取6根柳條,每根長約3厘米、寬不足1厘米,在每根中間打孔開槽,一扣一合、一卯一榫,便做成了第一把“鎖”。

        做“魯班鎖”是個技術活。材料要標準、做工須精細,每一把“鎖”都需仔細打磨。用時3個多月,老賈終于做成了這盞燈籠。在簡陋狹小的工作室里,老賈打磨出一件件工藝品:龍虎鳥獸,栩栩如生;亭臺樓閣,氣勢恢宏;飛檐流角,輕盈靈秀……所擬之物,件件精致。

        這幾年,不少人找到老賈,向他“取經”。老賈毫不吝嗇,傾囊相授:“創作靈感源于積累:一在‘眼’,美無處不在,要善于發現;二在‘腦’,須勤于思考,把美融入創作;三在‘手’,技藝要磨煉,精湛是成就美的關鍵。”

        跨界編織建筑美

        毫不起眼的柳條,竟能編出國家館外墻?

        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外墻以藤條為支撐,中間用杞柳編織物填充。從遠處望去,流線型外觀猶如起伏的波浪;從高處俯瞰,狀若造型獨特的“花籃”,令參觀者驚嘆不已。

        這個巨型“花籃”,正出自博興縣陳戶鎮崇德村村民孫建光之手。走進他的家中,桌上堆滿鉗子、銼刀等器具,還有一沓未畫完的圖紙。50余歲的孫建光,從小就跟著姐姐學柳編。后來,博興縣建起工藝美術一廠,成立柳編創新小組。“進了小組,我大開眼界,一個籃子竟有上百種樣式。”他說,受此影響,每編織一件作品,他都會仔細琢磨:編法可否創新?工藝能否改進?

        2009年,孫建光接到編織藤條外墻的任務。“萬千柳條,8524個藤條板,須嚴格卡尺、精確到毫米,且要經過防腐、干燥、塑形等10道工序。時間緊迫,既要美觀,又要省時,傳統編法行不通了,必須打開思路。”孫建光說。

        多番嘗試下,孫建光摸索出交織編、順編等新編法,并手把手教給100多名工人。他與工人一同吃住在編織車間,歷經3個月時間、耗費120噸藤柳,終于如期完成任務。

        編織藤條外墻的過程中,孫建光解決了防腐、防火等多項工藝難題。“當‘藤柳外衣’亮相時,國外設計師豎起了大拇指。”孫建光說,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把柳編文化推向了世界舞臺。

        上海世博會后,孫建光成了村里的名人,有人慕名而來,邀請他去“編織”新的建筑。“小屋用柳與竹結合編成,屋旁是蘋果樹,屋內有一張石桌,陽光穿透縫隙,灑落在地上……”孫建光在圖紙上規劃著他的新作。

        他享受“施工”的過程,經常思考能否打破常規。“柳編建筑,強調綠色環保、與自然融為一體。在不噴漆的前提下,怎樣使外墻呈現出不同顏色?”他在一次次試驗中,研究出了“蒸煮變色法”:通過改變柳條的蒸煮時間,柳條可被染為淺咖、深咖、黑等不同顏色。

        柳編與建筑跨界巧妙融合,孫建光“蓋”起了民宿小屋、節慶“拱門”、景區“雕塑”。“要不斷改進技藝、突破創新,讓建筑彰顯文化內涵,讓柳編煥發新的生命活力。”孫建光說。

        柳編賦彩新生活

        腳踩小板凳,膝蓋略抬高,兩腿夾牢手中編織物,若織毛衣一般,柳條在王貴芝的指尖翻飛。縱橫有法,經緯分明,每打一條橫線,她都要使勁勒緊,密密實實,不留一絲縫隙。手指游走間,一只青蛙柳編手工藝品就誕生了。

        80后王貴芝,曾在縣城開過影樓。“結婚后,瞧見婆婆做柳編,我就在旁邊學,耳濡目染下,我愛上了柳編。”王貴芝說,她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轉行做柳編。借電商“東風”,她銷售起柳編、草編等手工藝品,并把攝影技術“嫁接”到柳編中。

        推開工作室的門,仿佛進入一間影棚:桌上擺有一臺電腦、一臺單反相機,一旁還置有柔光燈、反光板,墻邊整齊地放著兩張白色背景布。王貴芝說:“作品要編得精致,還要拍得漂亮,這樣才能更好呈現柳編的美。”

        她將線上店鋪中的產品銷量、客戶反饋等信息逐一匯總,通過分析數據,了解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柳編產品。“設計一款新品,我會先通過軟件來看哪種編法更美觀,如果達到理想效果,再動手編織。”王貴芝說。

        除了攝影師、設計師,王貴芝還是一名老師。近年來,博興縣投資建設了中國草柳編文化創意產業園,與高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共同設計開發草柳編特色產品。該產業園還被列為高校社會實踐基地,當地柳編匠人化身課堂老師,讓學生與非遺項目親密接觸。

        接受采訪時,王貴芝正忙著“備課”。“設計制作課堂作品,簡單易學、美觀實用,能讓學生更好地走近非遺、學習非遺。”王貴芝說。

        本報記者 李 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 69xxxx日本| 在线a免费观看最新网站| 三级网站在线播放|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久久| 国产ts人妖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免费看特级淫片日本| 能看毛片的网站|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豆奶视频最新官网| 城中村找个白皙丰满妇女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合久|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蜜芽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97免费人妻在线视频| 女人十八进入一及黄特别片|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日本亚洲黄色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