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悅讀經典?
■ 本報記者 計思佳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的實施,高考語文對于閱讀的考查難度不斷加大。“整本書閱讀”不再是學生們課余時間陶冶情操之舉,而是語文學習的必修課。目前,在我省高中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推進情況如何?海南日報記者近期對此進行采訪。
1
改變碎片化閱讀習慣
“整本書閱讀”成必修課
根據新課標《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整本書閱讀”指的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升閱讀鑒賞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何要開展“整本書閱讀”,讓其成為每個高中生都要完成的語文學習任務?
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鄒燕妮介紹,“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對此有過專門的論述:部分學生讀書少,很少讀完一本完整的書,網上閱讀也多是碎片化的。‘整本書閱讀’就是要涵養性情,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感受讀書之美,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據了解,新課標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列在18個學習任務群之首,要求“本任務群的學習貫串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階段”“在指定范圍內選擇閱讀一部長篇小說和一部學術著作”。鄒燕妮說,這充分說明了“整本書閱讀”在高中語文中的重要地位。
翻開海南高中生目前使用的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可以看到,必修教材將《鄉土中國》《紅樓夢》兩本經典著作列為“整本書閱讀”的書目。此外,新課標還推薦《論語》《孟子》《三國演義》《儒林外史》《吶喊》《彷徨》等經典篇目,作為“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備選篇目,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
“《鄉土中國》和《紅樓夢》分別是學術著作和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兩本書都是經典,但屬于不同的范疇。”鄒燕妮表示,閱讀《鄉土中國》,除了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學生謹慎的治學態度。此前,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也曾涉及社科類論文,《鄉土中國》這類書籍能幫助我們了解學術類文章的寫作方式和行文特征。《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藝術高峰的代表,其廣度、深度、高度、厚度遠超其他作品,不僅能讓學生從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審美力等。
2
“整本書閱讀”推廣遇阻
教師教學任務重、學生有畏難情緒
采訪中,不少老師和學生表示,在教學任務重、課業壓力大的情況下,推廣“整本書閱讀”目前還存在一定障礙。
“進入高中后,每個科目的學習難度都在增加,有時很難花大量時間來讀名著。”海口一所中學的高二學生陳磊(化名)說。“上高一時,老師在語文課上引導我們學習《鄉土中國》和《紅樓夢》。截至目前,我只將這兩本書粗略翻了一遍,并根據教輔材料的引導學習書中的核心概念、人物關系和主要內容,還沒有時間全部讀完。”
除了部分學生“沒時間讀”,我省一些語文教師也表示,隨著高考語文難度不斷加大,教師們在課堂上除了要完成課文教學,還要加強學生在語言基礎文字運用、文言文、詩歌鑒賞、作文寫作等方面的訓練,課時安排非常緊張,無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讀完整本書。
“為了督促學生把《鄉土中國》和《紅樓夢》兩本書讀完,我們將閱讀任務貫穿在課余時間和假期中。”海南華僑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徐永清介紹,高一新生入校前,該校就會向他們推薦閱讀書目,引導學生利用暑假提前閱讀《鄉土中國》,“高一寒假時,我會給學生們布置閱讀《紅樓夢》的學習任務,并且要求他們邊讀邊寫讀書筆記。”
除了沒時間讀,讀不懂也是部分高中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遇到的問題。“《紅樓夢》里人物關系錯綜復雜,還穿插了很多古詩詞、楹聯、戲曲等知識,我讀起來很吃力。《鄉土中國》字數雖然不多,但因為是學術著作,很多概念不好理解。”陳磊說。
此外,還有教師透露,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耗時較多,短期內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不明顯,這也是“整本書閱讀”推廣不易的原因之一。
3
創新教學方法
多管齊下激發學習興趣
如何改變學生對經典名著的畏難情緒,提升“整本書閱讀”的質量和效果?我省多所學校目前正在進行多方面的積極嘗試。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翻開這些經典,而不是一看到就心里發怵。在教學實踐中,我會推薦學生先觀看電視劇《紅樓夢》,幫他們梳理清楚人物關系、故事情節。同時,在課間播放紅學家們在《百家講壇》上的一些講座,幫助學生打開視野,進行多維度思考。”徐永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此外,海南華僑中學還將《鄉土中國》《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設計為校本課程,讓所有語文老師都參與其中。“每個老師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自己擅長的書目和章節進行教學,形成系列講座,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徐永清說。
海南中學高中語文教師楊月團認為,應該在老師必要的指導下,讓學生輕松、自由、個性化地進行“整本書閱讀”。建議通過繪制思維導圖、開展小組討論、讀書交流分享會等方式,幫助學生克服閱讀經典的障礙。教師對學生閱讀水平的評價應該靈活和多元化,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
“《紅樓夢》人物關系錯綜復雜,我會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梳理。《鄉土中國》是社會學講義,涉及許多專業術語、概念,我會結合海南的鄉村社會新聞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楊月團表示,閱讀這兩部經典名著對于部分高中生來說,確實難度較大,“我鼓勵學生們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大家共同討論后一起分享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們相互啟發、取長補短。”
為加深學生對經典著作的理解,鄒燕妮在課堂上會嘗試關聯閱讀的教學方法,“例如,《鄉土中國》中的一些術語,可以關聯《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書籍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海口市教培院中學語文教研員陳貞特別提醒,學生在進行《鄉土中國》《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相關的電視劇、短視頻講解、教輔材料等可以作為入門指引,但不能代替書籍閱讀,“梳理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可以發現,‘整本書閱讀’更多考查的是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能力、文本的遷移能力等,而不是簡單的知識記憶。與其在高考前猜題、刷題,還不如現在就拿起書來用心閱讀,拓寬閱讀視野,領略經典名著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