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進共同富裕

      發布時間:2022-09-05 15:05:00來源: 南方日報

        作者:羅明忠(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省哲社重點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實驗室執行主任、教授、博導);林玉嬋(華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

        實現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關鍵是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然而,農民的勞動收入(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受個人能力的約束,財產性收入則決定于個人財富的積累。因此,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農民擁有的集體資產,發揮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財政二次分配補充效應以及公共服務的社會福利作用,既可以培育持續性收入流,還可以緩解因個人能力和財富積累差異導致的收入不平等,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助力農村共同富裕

        扭轉“空殼村”狀況,壯大集體可支配財力。構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有效實現形式,有利于農民享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相關數據顯示,自2016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來,全國“空殼村”數量大幅下降,同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為5萬元以上的村數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拓寬增收渠道,提升農民收入水平。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產業發展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近工作崗位或機會,拓寬了農民收入來源渠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則推動土地等資源要素向更有能力的經營主體流轉,并通過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綠色化,有效提升農業綜合生產效率,進一步推動鄉村產業融合,通過資源整合和要素聚集等規模效應,促進農村“沉睡”的集體資產有效盤活與利用,增加農民收入。

        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農民福利水平。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能發揮在分配環節的經濟效應,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因個人能力、財富積累導致的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可以發揮在二次分配環節的社會福利效應,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建設,構筑農村齊步邁向共同富裕的公平底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具有經濟性與社會性二重屬性,為村莊與集體組織成員提供公共服務是其發展目的,同時也是其本質屬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在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兩大難題

        經營能力與投資能力有限,對補助收入依賴性較強。一方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占比不高,投資收益比例過低。另一方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對補助收入依賴程度高,缺乏可持續性。2015—2020年,全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補助收入由866.7億元上漲至1731.3億元,補助收入占比由21.1%提高至27.4%,對補助收入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

        能人效用未有效激活,存在鄉村人才不足難題。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水平與基層治理主體的能力強弱緊密相連。隨著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城鄉關系的發展和集體經濟的發展,對村干部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當前較多農村地區村干部的能力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要求仍有距離,主要表現在村干部業務能力和致富能力缺失,使得村基層組織沒有真正發揮出對集體經濟發展的服務功能,成為制約村集體經濟的一大痛點。同時,隨著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呈現規模化、專業化發展,農村不僅需要懂農業,更需要善管理、懂市場的高素質人才。但是,據人社部2019年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左右,數量缺口較大,難以滿足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人才需求。

        共同富裕目標下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考

        盤活整合資源,增強集體造血功能。既要繼續鼓勵對集體閑置的土地、廠房、祠堂等資產通過承包經營、公開拍賣、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有效盤活,又要重視生態資源的經濟價值,引導農民發展生態種植、生態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民宿經濟,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突破地域限制,整合優勢資源,增強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比如,采取“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將村與村之間的資源、人才、市場與技術等優勢資源有效整合,通過“強強聯合”或“以強帶弱”方式,實現生產要素由強村向弱村流動,達到強村帶動弱村、先富帶動后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多措并舉,促進鄉村產業轉型升級。以農業經營為主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一方面要推動生產模式向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大力發展農業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繼續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增收。以非農產業為主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要依托當地特色資源要素,融合現代市場理念、金融支持、人才支持與科技支持,積極探索多種發展經營模式。例如,鼓勵資源開發型集體經濟依靠綠水青山等特色自然環境,開發增收項目;引導物業經營型集體經濟改造升級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獲得穩定可持續的租賃收入;扶持生產服務型集體經濟創辦經營性服務實體,建立長效增收機制,逐漸降低對補助收入的依賴程度。

        多元引育,壯大鄉村發展人才隊伍。首先,通過考察、選拔、培訓等方式,挖掘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頭人;加強對村干部的培訓,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效應。其次,積極吸引有豐富非農就業經歷的勞動力返鄉,特別是既能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初期資本,又具備豐富市場經驗的返鄉企業家。注重本地“能人”的作用,確保其能夠長久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服務。

        健全體制機制,提升集體組織能力。引導村干部轉變發展思路,樹立市場意識,積極向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學習寶貴經驗,為集體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積極調整集體組織的形態,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明確主要職責的基礎上,緊抓集體經濟發展,構建村集體與農民、企業等多方利益聯合機制。建立健全集體成員的監督機制,完善激勵考核機制,敢于打破常規,讓具有更高能力的村干部在農村集體經濟中發揮作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一级|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欧美专区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免费秋霞影院|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麻豆国产原创剧情精品| 日本三级吃奶乳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色丁香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网| 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日产欧产va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