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wǎng)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空間站開啟多艙階段

      發(fā)布時間:2022-07-27 15:4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7月24日,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發(fā)射。7月25日,問天實驗艙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隨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問天實驗艙——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軌進入科學實驗艙。

        隨著“問天”成功赴約,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了“多艙”階段。待夢天實驗艙成功發(fā)射后,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

        既有設施齊備的科學實驗室,也有通往神秘太空的大門;既攜帶著網(wǎng)紅機械臂,也承擔著“發(fā)電”的重任——問天實驗艙,究竟有哪些本領?

        大塊頭 功能齊全“床位”足

        問天實驗艙由工作艙、氣閘艙和資源艙組成。其艙體總長達17.9米,直徑4.2米,起飛重量為23噸,比天和核心艙的塊頭更大,是全世界現(xiàn)役在軌最重的單艙主動飛行器。

        作為中國空間站第二個艙段和首個科學實驗艙,問天實驗艙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員駐留、出艙活動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同時也可作為天和核心艙的備份,對空間站進行管理。工作艙內設有3個睡眠區(qū)、1個衛(wèi)生區(qū)——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后,中國空間站的“床位”數(shù)已增加到6個。在神舟十四號任務末期,“神十四”和“神十五”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實現(xiàn)在軌輪換,6名航天員可同時在艙內工作生活。

        在平臺功能方面,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互為備份,關鍵平臺功能一致,可以完全覆蓋空間站組合體工作要求。除了保障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之外,問天實驗艙還提供了專用氣閘艙和應急避難場所,讓空間站在軌運行風險更加可控,在軌長壽命運行更加可靠。

        在試驗載荷功能上,問天實驗艙裝載了8個實驗機柜、22個艙外載荷適配器,包括生命生態(tài)實驗柜、生物技術實驗柜、科學手套箱與低溫存儲柜、變重力科學實驗柜等科學實驗設施。這座“太空科學實驗室”能夠支持開展多種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空間條件下的生長、發(fā)育、遺傳、衰老等響應機理研究以及密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等。

        新大門 “外方內圓”很安全

        在歷次空間站任務中,中國航天員通過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進行了多次出艙活動。此次升空的問天實驗艙,為航天員進出空間站開啟了一扇“新大門”——實驗艙配置了全新的氣閘艙。

        與以往傳統(tǒng)密封艙不同,氣閘艙看上去是一個方形的艙體,但實際上“外方內圓”。

        氣閘艙內仍是圓柱狀的空間,也是航天員開展出艙活動時的“更衣間”。氣閘艙設計了一個比節(jié)點艙更大的艙門,直徑達1米,比節(jié)點艙艙門大15厘米;氣閘艙的出艙活動空間也從節(jié)點艙的五六立方米增加到了十二三立方米。航天員出艙不僅更寬敞、更舒適,還能攜帶大個頭的設備,艙外工作能力大大提升。

        據(jù)了解,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未來將首次利用氣閘艙實施出艙活動等工作,未來這里也將成為中國空間站的主要出艙通道。而一旦氣閘艙在出艙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航天員仍可通過節(jié)點艙回到艙內,保證出艙活動安全可靠。

        出艙氣閘外的方形外殼則是艙外暴露實驗平臺,上面配置了22個標準載荷接口,其中一部分還配備了流體回路溫度控制。未來10年,在空間站搭載的科學實驗載荷可以通過機械臂精準“投送”到對應的標準載荷接口位置,不需要航天員出艙進行人工操作。

        機械臂 大小配合更高效

        問天實驗艙是空間站系統(tǒng)中艙外活動部件最多的艙體,大量艙外設施設備能更好保障出艙活動,為更精細的艙外操作提供支持。

        問天實驗艙攜帶了一套5米長、7自由度的小機械臂。與天和核心艙的大機械臂相比,小機械臂的“手”更小——長度約5米,承載能力為3噸,重量和長度均約為大臂的一半,負載能力約為大臂的1/8,形態(tài)上更加精巧,運動和操控靈活,方便抓握中小型設備,進行更為精細化的操作。例如在不需要航天員出艙的情況下,獨立完成艙外載荷的安裝、更換等照料操作,有效節(jié)省航天員在軌工作負荷。

        大小兩只“手臂”各有側重,又相互配合,小臂可以與大臂形成15米長的組合臂,開展更多的艙外操作。如后續(xù)需要在艙外安裝設備,可以通過貨運飛船上行至夢天實驗艙的貨物氣閘艙,通過組合臂的抓取和轉移,完成在艙外載荷平臺上的安裝。此外,大小機械臂還可協(xié)同開展艙外操作任務,完成互巡互檢的自身維護工作,有效提高機械臂系統(tǒng)的可靠性。

        據(jù)悉,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將首次利用小機械臂出艙,還會同時利用小臂和大臂組合出艙,全新的出艙活動充滿看點。而在出艙過程中,問天實驗艙艙外設置的2臺云臺燈、4臺高清攝像機,能夠一邊打光追光、一邊拍攝錄制。通過它們,地面測控人員可以更清楚地關注航天員出艙活動。

        太陽翼 空間站“發(fā)電”有妙招

        問天實驗艙自帶高性能“發(fā)電機”與“配電器”——其所攜帶的太陽翼,是目前國內最長、最大的柔性太陽翼,刷新了中國航天器在軌使用太陽帆板的紀錄。

        問天實驗艙配備了一對雙自由度柔性太陽帆板,全部展開后的翼展超過55米,比空間站3個艙組合在一起的艙體尺寸還要大,每個太陽帆板展開面積可達100多平方米。兩個碩大的太陽帆板一起工作,可有效收集更多太陽能——每天平均發(fā)電量超過430度,為空間站運行提供充足的能源。

        問天實驗艙的太陽翼面積大、柔性也大,帶著一對巨大的“軟翅膀”與天和核心艙進行交會對接,控制難度極大。為降低系統(tǒng)復雜性和在軌風險,問天實驗艙實現(xiàn)了多個系統(tǒng)功能創(chuàng)新,如采取太陽帆板二次展開方案,即發(fā)射后先展開約1/5的長度,待對接完成后再展開到位,以提高可控性,保證任務成功。

        空間站在軌建造完成后,天和核心艙的一個太陽帆板將轉移到問天實驗艙資源艙尾部。屆時,天和核心艙將專注于空間站管理工作,而問天實驗艙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主發(fā)電站”。(劉峣)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一区|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人妻av无码专区|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小兔子好大从衣服里跳出来|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老子影院理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888午夜不卡理论久久| 女人扒开屁股爽桶30分钟|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1页|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窝窝免费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ts人妖系列视频网站| 黄页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99视频精品在线| 希崎杰西卡一二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欧美jizzjizz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真实乱小说在线阅读|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91视频最新地址|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