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合作發展紅色旅游 互補互惠促進老區振興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20對城市的對口合作關系。《方案》提出,鼓勵共同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共同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共同搭建紅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平臺,合作促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強革命老區紅色遺址保護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紅色文化傳承項目及載體,規范有序開展以紅色文化傳承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建設紅色旅游目的地。
《方案》印發后,一些對口合作城市之間召開了對口合作座談會,圍繞傳承弘揚紅色文化、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重點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斗桨浮返挠“l也引發了結對幫扶城市文旅業界積極關注。業界紛紛表示,《方案》明確提出“促進結對城市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謀發展”,對結對城市都是重要的發展機遇,如何進一步加深了解,梳理資源、搭建平臺、推動合作是下一步的重點。
長治+北京:優勢互補 深挖資源
“長治市(太行革命老區)——北京市”是《方案》中確定的對口合作幫扶城市。
山西省長治市屬太行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富集。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公布了第一批省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其中長治有62處入選,是山西各地市中數量最多的。
長治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達城市與革命老區建立結對幫扶,是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創新舉措,不僅有利于提升長治文化和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紅色長治旅游品牌的打造,而且有利于帶動當地將各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增加就業,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作為長治的對口合作城市,北京近年來與長治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北京積極助力長治紅色旅游發展,如,邀請長治文化和旅游部門、文旅企業、行業協會等到北京開展紅色旅游資源宣傳推介;組織北京的文旅企業前往長治考察投資等,切實幫助長治有效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相關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區域合作處副處長胡虎表示:“北京與長治兩地旅游具有極強的互補性,而且僅需1個小時的航程即可到達,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廣泛的共贏空間。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統籌部署,與長治有關部門建立常態化的幫扶機制,積極拓展文旅市場。同時,依托北京資源優勢,幫助長治挖掘紅色旅游資源內涵,合作推出精品紅色旅游線路,舉辦各類文旅活動,合作促進當地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p>
臨沂+濟南:供需對接 創新產品
“臨沂市(沂蒙革命老區)——濟南市”也是《方案》確定的對口合作城市?!斗桨浮返挠“l給兩市文旅業界帶來了“利好”消息,業界普遍認為兩地在紅色旅游方面合作潛力巨大。
紅嫂家鄉旅游區是山東臨沂知名紅色旅游目的地,是紅嫂精神的誕生地、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紅嫂家鄉旅游區副總經理張海龍認真閱讀了《方案》后表示:“從企業的角度看,對口合作工作對景區紅色研學、紅色旅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如,可以更好地將我們的紅色資源、紅色培訓課程帶到對口合作城市,吸引當地居民來參與紅色旅游、紅色研學;對口合作也可以帶來更多經營管理、產品服務等方面的交流,促進紅嫂家鄉旅游區的品質提升。”
《方案》的印發也引起了濟南旅游企業的關注。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國表示:“隨著對口合作方案的實施,作為企業,我們也將積極參與其中,加大與臨沂紅色旅游目的地的深度合作,發揮自身資源整合、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客源組織的優勢,努力打造頂級紅色旅游、紅色研學品牌,組織更多客源走進紅色沂蒙,在‘蒙山高沂水長’的綠水青山中體驗沂蒙精神?!?/p>
信陽+蘇州:完善機制 跨區開發
根據《方案》,“信陽市(大別山革命老區)——蘇州市”是對口合作城市?!斗桨浮酚“l后不久,蘇州、信陽就召開對口合作工作座談會。
座談會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表示:“我們將加強工作溝通與交流,建立對口合作的領導、協調和推進機制,積極開展互訪與交流,開展深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促進多層次寬領域互惠互利,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信陽屬大別山革命老區,擁有“蘇區首府”“將軍故鄉”“江淮抗戰”“千里躍進”等紅色文旅品牌。信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借助蘇州、信陽兩地資源和產業高度契合的優勢,立足信陽全域,開展紅色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利用、黨史研究、紅色研學等方面合作;圍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紅色文創產品開發、紅色舞臺劇創新等開展對口合作;推進旅游資源跨區域開發,共同拓展旅游客源;通過共享紅色旅游推廣平臺,在旅游宣傳、文化交流、產品開發、市場推廣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p>
梅州+廣州:整合資源 加深合作
“梅州市(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廣州市”也是《方案》確定的對口合作城市。
早在2019年,廣州和梅州就簽訂了《廣州—梅州文化旅游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廣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推動“百萬老廣游梅州”活動,2019年以來先后組織了“老廣粵享紅色長壽梅州”廣州高鐵團、“金秋自駕游百萬廣州人游梅州”等活動。
廣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結合廣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利用東石鎮當地的紅色資源,協助當地打造紅色研學線路;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梅州持續開展紅色旅游活動;結合廣州即將與福建龍巖展開的對口合作工作,充分利用梅州、龍巖兩地比鄰的地域特點,打造適合廣州居民出行的紅色研學與旅游線路。
近年來,梅州通過葉劍英紀念園的三次建設,帶動“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李堅真紀念館、謝晉元故居等一批重要紀念場館的修繕建設工作。同時,把豐富的紅色資源同客家文化、自然風光結合起來,紅色旅游產業得到蓬勃發展。
對于《方案》的印發,梅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有關負責人建議,下一步的對口合作可以從市場幫扶、人才幫扶、技術幫扶、宣傳幫扶、資金幫扶等方面考慮——市場幫扶就是發動市民游客到梅州參與黨日主題活動、紅色教育活動、紅色研學旅行等;人才幫扶就是宣講人員的專業培訓、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行業人員的工作交流等;技術幫扶主要是指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技術的交流和應用;宣傳幫扶就是合作開展推廣活動,搭建宣傳平臺,大力傳播梅州的紅色文化。
(采訪組成員:魏彪 王文華 李晶媛 陳熠瑤 邰子君 統稿:李志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