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青年走進戲曲大觀園“導航”——讀《戲臺上的中國》有感

      發布時間:2022-06-22 10:4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常常聽有人說,現在的青年人不喜歡看戲曲。在我看來,這樣說不免有些簡單。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看法,但我的幾次親身經歷改變了這種看法。一次是去北京大學看北京京劇院演出的京劇《梅蘭芳》,一次是去北京師范大學看蘇州昆劇院演出的昆曲《牡丹亭》,還有我給大學生們講課。

        看京劇《梅蘭芳》演出,沒見有學生中途退場,戲演完后沒有特意組織觀眾座談交流,但演員謝幕后有很多學生遲遲沒有離去,而是走近臺前,就戲的演出向演員提出各種問題。青年學生非常渴望了解戲曲,了解看戲之外的更多知識。看昆曲《牡丹亭》,記得當晚演出的是《游園驚夢》《拾畫叫畫》等五六個精彩的折子戲片段,時間大約兩個小時。演出后舉行了交流座談,觀眾自愿參加。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留下來,跟主創人員交流。

        我給某大學講戲劇欣賞課,主要以話劇為主。一次我突發奇想,讓學生們看了一場京劇《宰相劉羅鍋》。開始我擔心學生看不懂,先簡單講了一些戲曲與話劇在表演上的不同特點,包括角色設置和唱腔等。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們居然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我請學生們把自己的觀感簡單地寫下來——“喜歡”還是“不喜歡”。結果是,大約90%的學生“喜歡”。我問學生,“平時看戲曲嗎?”答“不看”“不怎么看”。問“為什么?”答“沒有機會”“擔心看不懂。”

        青年人不去看戲曲,不見得是“不喜歡”,而是“擔心看不懂”,這是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多數青年人還不知道如何去欣賞戲曲,如何引導青年人走近戲曲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大象出版社剛剛出版的新書《戲臺上的中國》可謂是普及中國戲曲知識的“小百科全書”,也是引領青年人進入戲曲大觀園的一幅“導航圖”。從書中所列的章節——“唱戲”“戲史”“演戲”“看戲”“戲班”“戲子”“戲臺”“寫戲”,以及重要劇目《竇娥冤》《西廂記》《琵琶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內容的介紹,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

        本書作者是研究中國戲曲的著名學者,非常了解中國戲曲的發展歷史、傳播過程和民眾接受戲曲的現實,該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戲曲發展的歷史和有關戲曲方面的知識,史實與故事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

        在書中,作者從戲曲的歷史、地理、文化、民俗、藝術,到舞臺演出、戲曲故事、演員名角,到演員的生活、唱腔、行當、表演技巧,到戲曲創作、聲腔劇種、戲曲服裝、臉譜、道具,到戲曲發展的文化背景、世界傳播、域外影響、藝術價值以及生存現狀等方面進行細致解讀,反映戲曲對人民生活的深入影響、走向世界的腳步、面臨的生存困境,并探討其發展出路。通過展現戲曲文化,調動人們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自豪感,讓讀者感受到中華文脈在戲曲舞臺上的延展。

        該書以講故事的形式描述戲曲發展歷史。給人印象深刻的是講觀眾在戲曲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花部”戲的興起,讓人們對今天戲曲的發展產生了諸多思考。

        書中說,“花部”戲的劇本是戲子(戲曲演員)自己編排的,內容大多是歷史演義、人生悲歡離合,語言平淺通俗,婦孺聽了都懂,舞臺節奏緊湊,以情節性見長,演出于茶園、廟會,受到普通百姓的廣泛歡迎。而比較高雅的昆曲劇本是文人寫的,內容局限于生旦傳奇,文辭深奧難懂,演出都在庭堂,表演起來節奏緩慢,一唱三嘆,觀眾多是文人雅士,普通觀眾卻不喜歡。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先生小時候跟著父輩在村里看戲,頭一天看的是昆曲《雙珠·天打》,觀眾聽不懂臺詞,看得昏昏沉沉,不明所以。第二天看“花部”戲《清風亭》,效果就不一樣了。戲中寫張繼保中了狀元后,不認養育自己長大的窮夫婦,老夫婦二人傷心至極,碰死在清風亭上。觀眾看到這里恨得牙根癢癢。后來看到張繼保被雷劈死,人們感到心中大快,解氣解恨。戲散了,回到家里還說個不停。“人們就這樣從唱戲里增添了生活情趣,增長了知識見解,養成了愛憎情操”。

        該書在注重知識性的基礎上凸顯趣味性。書中介紹了大量有關戲曲創作與演出的知識。比如,在表演方面,戲曲舞臺表演與寫實的話劇藝術表演是不同的。如以“鞭”代“馬”,以“槳”代“舟”。從此地到彼地,在舞臺轉個圈兒就“到”了,或是口中念念有詞,說著說著就“到”了。行軍打仗,臺上只有四個或八個“兵士”(龍套),就代表了“千軍萬馬”。真可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哭和笑的表演也是比較夸張的,跟現實生活中的“哭”和“笑”不同,跟寫實風格的話劇表演也不同。

        該書以圖帶文增加可讀性。為幫助讀者更快、更準確地理解戲曲的內容,作者精心挑選了五六百幅珍貴的戲曲圖片,包括舞臺演戲、演員介紹、演出劇照、戲臺景觀、服裝樣式、道具、臉譜以及有關戲曲的年畫、繪畫、雕刻、戲單等,增加了該書的形象感。

        該書以歷史經驗思考戲曲發展前景。書中介紹梅蘭芳的成長故事,大約就是出于這樣的思考。梅蘭芳的成功,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墨守成規,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眾的欣賞需求不斷地創新。他既虛心向師傅學習,繼承戲曲的優秀傳統,又在不斷地學習、探索、尋找、創造新的戲曲藝術表現形式。

        中國戲曲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東方藝術的結晶。它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更多的人來奉獻力量。廖奔、廖琳達的《戲臺上的中國》從戲曲欣賞方面為戲曲的普及與發展做出了努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97色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2021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日本夫妇交换456高清|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爱爱视频天天干| 含羞草实验室入口免费网站直接|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男女超级黄aaa大片免费| 国产v日韩v欧美v精品专区|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把英语课代表按在地上c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性受xxxx| 亚洲精品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