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文化新風貌:傳承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中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享有前所未有的優厚條件和時代機遇,青年事業在時代進步中不斷向前發展。隨著文化自信的崛起,在互聯網的深刻塑造下,中國青年對未來的選擇越來越多元。
打破文化圈層的“Z世代”
對于這一點,來自江蘇的殷宇佳感觸頗深。她從10歲起就跟隨父母定居加拿大,14歲回鄉探親,正逢2008北京奧運。家鄉快速、巨大的變化在她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不想錯過祖國巨大的變化!”從那時起,她就確立了回國發展的人生規劃。
2019年,口譯碩士畢業的她在一次工作中接觸到了中華文化,她被中華經典的浩瀚內容所震撼。在今天,幾千年前的傳統文化經過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正在企業、家庭、教育等領域發揮實質性作用。
殷宇佳由此展開了自己的中華文化學習之旅,并深感:“鏈接上中華文化,會讓我們這種生活在國外的中國人,開始對自己的‘家底’特別自信!”回想起兒時在加拿大學《論語》的經歷,身邊的中國留學生可以學習中華文化經典的機會也很少,殷宇佳決定發揮自身的專長,打造一檔英文分享中華經典的視頻欄目,為像她那樣從小就出國生活的青年人,和國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年輕人,提供一個了解、學習中華文化的窗口。
2022年,她的欄目成功在四部曲App上線,首期主題為:與世界分享《道德經》的智慧。“目前我們正在邀請更多旅居、留學青年加入團隊,今后會陸續用英文分享《論語》《孫子兵法》以及陽明心學等更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經典作品。”
中華文化魅力溫暖世界
海歸生劉卓韻,因為相同的理想與殷宇佳走到了一起。受家庭影響,她從小便對各種企業經營理論抱有興趣。在美國商學院求學期間,她有機會接觸到了很多國外的企業界人士,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對中國企業、文化懷有不小的好奇心。
當下,許多中國企業家都在從中華經典中汲取經營企業的智慧,對此,劉卓韻感到這將是一個新的角度和機會,通過講好中國企業家學習中華文化的故事,讓外國企業界在了解中國企業的同時,體會、理解中國人的精神。
如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劉卓韻已經成功上線了自己的中英文雙語分享欄目:“道可道”。受眾群體不僅有海外留學生,還包括國外多所商學院的學生以及企業接班人,通過每月主題分享與廣大青年一起探尋中華文化之道,展現新時代的青春擔當。
劉卓韻與殷宇佳的故事還在繼續,兩位年輕人的創意不止于此。未來,她們會用TED演講和更符合當下大眾口味的短視頻形式,突破語言帶來的文化界限,借助互聯網工具,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以中國智慧溫暖世界。
當代中國青年新風貌
放眼當下,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人正與傳統文化不斷產生交集,并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在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新風貌。
例如,1997年出生的楊柳,作為獨竹漂傳承人,向世界“秀”出了中國的千年絕技;1998年出生的凌云,因拍攝一段下樓倒垃圾,順勢舞出峨眉派劍法的短視頻,在海外“出圈”……
互聯網打破了文化傳播的時空和國界壁壘,網絡媒體、移動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文化流動途徑的增加,加速了文化的互通互融,為中國文化出海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而中華文化則為講好精彩中國故事提供了根源,根植于中華文化,可以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進而引發全球網友的情感共鳴,這也將成為“Z世代”新青年的新責任與新使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代下,廣大中國青年正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當下文化傳播注入正能量。他們敢于創新和實踐,為外國青年打開了探索中國文化的大門,他們通過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也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了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新的時期催生了新的群體,面對新時代的機遇,中國青年也將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