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建設世界科學中心 要找準這四個關鍵著力點

      發布時間:2022-05-09 17:37:00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趙璐(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

        隨著科學、技術、經濟逐漸一體化,世界科學中心建設正日益成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應尊重科學發展規律和世界科學中心轉移規律,重點從四個關鍵著力點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近現代以來,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相繼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回顧梳理這些世界科學中心形成、發展和轉移的歷程可以發現,經濟繁榮、思想解放、教育興盛、政府有力支持等是一國建成世界科學中心的關鍵要素。隨著科學、技術、經濟逐漸一體化,世界科學中心建設正日益成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應尊重科學發展規律和世界科學中心轉移規律,重點從引領性功能、體系化結構、組織化模式以及體制性保障四個關鍵著力點發力。

        引領性功能:支撐經濟周期性和科學體系化的發展躍遷

        世界科學中心的形成、發展和演替是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產業變革、經濟長波等歷史性演變的共同結果。

        一是具備經濟高速發展的帶動作用。每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的國家,都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并往往有一個經濟高速發展期,經濟總量和人均GDP的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例如,13—15世紀,意大利城市的產生和資本主義關系的萌芽都早于西歐其他國家,繼而在科學啟蒙時代成為第一個世界科學中心。16世紀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東岸,英國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和文化交流中心,并成為第二個世界科學中心。20世紀初美國在成為世界科學中心之前,已是世界工業中心。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首先要建設世界經濟中心,加快形成布局完善、國際領先的科技創新物質技術基礎。

        二是引領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世界科學中心往往是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的策源地,其產生的科技成果會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范式。例如,意大利使天文學、解剖學、力學、數學、博物學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突破;英國開辟了力學、化學、生理學等多個現代學科;法國在熱力學、化學、天體力學等學科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美國抓住了量子力學革命及信息技術革命機遇。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面向科技強國建設,圍繞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變革方向,強調科學前瞻和技術引領,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強原創性引領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體系化結構:強化多元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的交互融合

        世界一流的國家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等是世界科學中心的建設主體和核心載體。

        一是通過科學活動的建制化夯實組織基礎。能否適應不同時代科學發展的特點,創造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科學建制,是世界科學中心建設的關鍵。例如,1560年意大利創立的“自然秘密學會”是近代史上第一個自然科學學術組織。1660年成立的英國皇家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而且從未中斷過的科學學會。1666年法國巴黎皇家科學院成立,開創了獨立的科學研究機構先例。1863年美國成立國家科學院,并在后續成立國家研究理事會、國家工程院、國家醫學研究院。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充分發揮建制化體系化“國家隊”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核心帶動作用,引領世界科學和技術發展方向。

        二是通過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奠定發展基石。每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的國家都在當時的制度條件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由政府、大學、企業、個人等創新主體建立并完善符合時代要求的國家創新體系,有效推動科學—技術—產業的一體化發展。例如,19世紀德國建立了現代科研組織體系,包括由國家建立的各類國立科研機構、以大學為基礎建立的大學實驗室和在企業中創辦的工業實驗室。二戰后美國聯邦研究機構、大學、企業3個重要的創新主體之間形成相互配合關系,聯邦研究機構主要服務于國家目標,研究型大學主要進行基礎研究和自由探索,并建立了工業實驗室制度。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加快構建引領型國家創新體系,系統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完善創新生態網絡,切實提升整體效能。

        組織化模式:適應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范式的動態演化

        隨著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的蓬勃興起,科學技術研究的綜合性復雜性日益增強,開始由單一學科研究模式轉變為交叉學科的大科學發展模式,要求世界科學中心建設必須要適應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范式變革趨勢。

        一是實行國家主導型的科研支持模式。隨著科技發展不斷向宏觀推進、向微觀演化,大團隊、大設施、大平臺的作用逐步加強,政府組織、集中投入的研究模式重要性凸顯。例如,科學被納入法國國家管理體制之中,科學家成為享受國家財政撥款的受薪階層,開創了國家支持科學知識生產職責的先河。二戰后,美國徹底改變了對科學與國家關系的認知,科學研究進入國家主導、集中投入的“大科學”時代,建立了國家實驗室體系,實施了阿波羅登月、星球大戰、信息高速公路、人類基因組等高科技計劃,國立科研機構、大學、工業實驗室、非盈利性機構以及企業參與其中。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持續擴大基礎研究投入,形成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中國特色實驗室體系,優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布局,改革科研資助體系和組織方式。

        二是采取現代化的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一個國家只有先成為教育中心而后才能成為科學中心。例如,意大利大學制度奠定了其成為世界科學中心的教育基礎,11世紀起意大利薩勒諾大學和波倫亞大學成為歐洲第一批大學。17世紀英國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并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18世紀上半葉啟蒙運動促進了法國新型高等專科學校“大學校”的建立。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成為新型大學的范本,特別是德國在1848年后加快了教育現代化進程,建立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南北戰爭以后,美國加大對教育的改革和投資,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建立研究生培養制度。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分階段明晰人才供給目標,推動教育適應性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循序調整人才結構,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體制性保障:健全國家科技管理和政策體系的制度環境

        一國政府要尊重科學發展規律,根據世界形勢變化和國家利益需求,動態調整和完善科技管理體制,通過科技政策等介入和支持科技活動,為世界科學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一是調整和完善國家科技管理體制。以提升國家創新績效和國家創新協調治理能力為目標,調整和完善國家科技管理體制。例如,二戰前,美國形成了以大學和工業研究實驗室為主體、以市場競爭機制為基礎的科技創新體系,政府支持主要集中在國家需求的應用領域。二戰后,美國將基礎研究視為國家崛起及強盛的根本性要素,形成多元化科技管理體制,建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等,設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和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等。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完善國家科技決策體制機制,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機制,健全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體系。

        二是營造開放包容的科學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受到科學思想的指導和文化環境的影響。每個世界科學中心形成之前,在哲學上形成了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文化上塑造了理性、批判、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形成了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崇尚創新的社會價值觀。例如,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英國的民主主義思潮、法國的啟蒙運動、德國的批判哲學為各國科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精神土壤和文化氛圍。20世紀后,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和開放寬松的移民文化吸引了大批世界一流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促成二戰后美國科技實力快速提升。因此,我國建設世界科學中心,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厚植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重視科學研究試錯探索價值,構建更加開放的創新生態,推動科技創新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电影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美女露出乳胸扒开尿口无遮挡| 好吊妞视频在线|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在线观看| 三男挺进一女爽爽爽视频| 欧美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 |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青娱乐国产在线| 夜夜夜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美女大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国产jizzjizz视频免费看|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日本三级片网站| 亚洲av日韩av综合| 秋霞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yw855.c免费视频| 黄页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直接看| 果冻传媒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