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無疫小區”:每幢樓、每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陸雪姣 記者袁瑋)“今天的物資搬運和樓道消殺,有人報名嗎?”征集志愿者消息剛在“紫荊在職黨員”微信群發布,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紫荊小區黨員們積極“揭榜”報名。在“無疫”小區創建過程中,紫荊小區以黨建為引領,凝聚各方力量,以精細化治理全力推動“無疫小區”創建。
日前,在虹口區文明辦指導下,紫荊小區發出了創建“無疫小區”倡議書。倡議書一經發出,黨員們積極響應,就地下沉一線轉為創建“無疫小區”黨員先鋒隊伍力量,投身到社區防疫工作中。紫荊小區常住居民2500多名,僅依靠居委幾名工作人員完成防疫工作遠遠不夠,通過黨員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無形中激發了小區居民“無疫小區”創建的源動力。小區居民顧玉亮是一名老黨員,也是水務方面的老專家,疫情封控期間,顧玉亮出資出物、出人出力,環境消殺、核酸檢測……。他還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小區居民開設“疫情下樓宇自來水供應與科學使用”的科普講座。
張女士家里有孩子,原本因為在家帶孩子猶豫是否要當志愿者,看到像顧玉亮忙前忙后,她也坐不住了,“孩子讓家里先生一個人帶,我也要為小區出份力,讓小區早點成為防范區。”大家紛紛加入到社區防疫工作中,為小區防疫貢獻力量。“我們以樓為單位,大家齊心把樓保衛好,把居民區保衛好!”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任攀介紹,目前小區有170多位志愿者,黨員先鋒微信群1個、業主創建微信群28個、樓棟行動微信群28個,2500人的社區,通過層層深入、逐級推動網格化管理,為小區無疫創建工作賦能護航。
倡議書發出后,許多想法都落地實現,其中一件“大事”便是門口經營20多年的華聯超市,開始正式“上線”營業,為紫荊居民開啟定向線上配送服務。超市雖處在封控區,但3名員工一直在超市內閉環管理,完全可以實現無接觸配送。隨著團購模式的興起,人物交叉的感染風險增大,“可不可以讓超市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這樣避免團購帶來的風險。”小區居民們提出了建議。在征詢大家意見后,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發揮聯動作用,積極聯系超市負責人,商討對接無接觸配送的方案。居民通過樓棟業主群線上訂購,不會使用智能機的老人,則由社區采取左鄰右舍相互轉告、電話通知等方式,方便老人訂購,最終實現無接觸銷售配送。
超市工作人員通過推車將居民們購買的生活物資運送到小區門外,消毒后再由物業工作人員、志愿者“接力”,將這些生活必需品用小推車配送至居民家門口。每一件物品的外包裝袋上,都由馬克筆寫清了門牌樓棟,確保點對點配送至居民門口。為確保每件商品到手安全,在發放到居民手中前還要經過兩次消殺,“第一次是在門外指定點消殺,進小區后,每棟志愿者在物資發放前還會再消殺一次。”業委會主任楊衛華告訴記者。
在紫荊小區內,虹口消殺專班也正在忙碌作業,對小區全面的環境消殺。他們身穿“大白”服,手持消殺器械,對小區內的樓道、電梯、公共出入口等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半污染區終末消毒。
為進一步集中力量開展消殺工作,加大消殺力度,街道每日安排4位街道干部和下沉干部協助居委和物業開展小區環境、生活垃圾堆點、電梯和樓道消殺。在小區居民全力創建無疫小區的同時,消殺專班的作業無疑又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此外,小區也加強出入口和門棟管理,確保居民足不出戶,對確有特殊需求來往進出的車輛登記信息,并當場做抗原檢測,“進出車輛的輪胎和車身,我們都會消殺,不放過一個死角。”小區門衛告訴記者。
在大家的“疫”起努力下,小區還開設了流動疫苗接種專場,并計劃在4月底前于聯華超市點位布置便民核酸采樣亭,配備采樣醫護人員和志愿者,方便居民快速核酸篩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