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者歸來”150余件展品再現華人藝術家熊秉明哲思
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在熊秉明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塑者歸來——熊秉明藝術回顧展”正在進行中。此次展覽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展出熊秉明雕塑、繪畫、書法等諸多藝術門類作品150余件,通過塑“己”、塑“人”、塑“物”三個部分展現他的藝術人生與哲學思考。
熊秉明(1922—2002年),法籍華人藝術家、哲學家,著名數學家熊慶來之子。1947年考取公費留學生,在巴黎大學攻讀哲學博士一年,后轉入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學習雕塑。1962年起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及哲學,同時開設書法班,從事書法實踐與教學研究。2001年被授予南京大學名譽教授。熊秉明旅居法國50余年,是20世紀融匯中西文化,且以哲學、文學、藝術修行悟道的文化自覺者。
展覽以熊秉明先生的雕塑作品為主線,以其創作的哲思為內在邏輯。“己”象征一種激勵,它使我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通過“塑‘己’”篇章,觀者可以感受藝術家的“心”塑歷程及其精神指向的整體責任和信念感召;“塑‘人’”篇章,呈現了藝術家對生命意象的摯愛、對生命本體的暢想;“塑‘物’”篇章,通過塑一“物”而化眾類,看似平淡無奇之物,卻在簡練的形塑、線條、塊面中蘊含了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哲思。
塑人,更是塑己。正如其摯友楊振寧在《孺子牛》的題詞中這樣寫道:“秉明塑造出二十世紀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自我認識。”吳冠中先生亦有言:“其道也,是從東方滲入西方,又從西方再回到東方。”與其說這是對熊秉明作品的解讀,不如說是對其塑“己”精神的認同。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評價:“熊秉明先生,是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半個世紀了,帶著母文化的營養土,在西方,接受陽光、雨露而長成參天大樹。他自認為是‘一個生命的試驗。’”
此次展覽是繼2019年“自知者明——熊秉明藝術展”之后,中國美術館通過“典藏活化”系列展再次回顧熊秉明先生的藝術。展覽作品和文獻來自熊秉明家屬和楊振寧夫婦的捐贈。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11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