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茉莉”香悠遠——南京六合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光明日報記者 劉已粲 蘇雁
扯去根須,剝落泥土,碼放整齊……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蕊菜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負責人黎兵一面整理著新采摘下來的胡蘿卜,一面向記者介紹:“接下來,它們將被統一送往‘茉莉六合’電商服務中心冷鏈物流生產車間,通過一系列檢測、篩選后進行統一包裝,保證消費者最終拿到的是符合標準的優質蔬菜。”
在南京,六合素有“菜籃子”和“米袋子”的美稱。近年來,該區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經濟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了大圣水芹、艾津稻米等一批在江蘇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品牌農產品。
在六合,廣為傳唱的《茉莉花》意義非凡,它正是改編自六合民歌《鮮花調》,伴隨著悠揚的旋律,茉莉已成為六合文化的標志性符號。2019年,以茉莉為名,六合區政府注冊了“茉莉六合”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依托“茉莉六合”品牌,六合打造集生產基地、加工中心、中央廚房、冷鏈物流、社區體驗店和電商系統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形成“生產基地+配送供應體系+市場終端”的全產業鏈閉環運行,實現產品質量和安全持續提升。
“我們建立了‘品牌+基地’‘品牌+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各農業主體共享‘茉莉六合’品牌影響力,或投入科技創新,或改進生產工藝,或創新種植技術,或培育新品種。”“茉莉六合”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首席品牌運營官朱家棟介紹,已經建成的1300平方米分揀中心購置了冷鏈物流配送智能設施及蔬菜分揀線,日供蔬菜、肉類同時滿足10萬人需求,配送服務覆蓋南京主城區。
脆嫩的大圣水芹、鮮亮的艾津歐標大米、軟糯的梁穆山板栗、清幽的平山雨花茶、彈嫩的鴿子蛋……一大批六合優質農產品通過統一宣傳推廣、統一包裝銷售,借由“茉莉六合”品牌走入千家萬戶。
南京田野牧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宋宇杰表示:“品牌化運營對農產品綠色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一方面激勵我們提高農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也幫助我們打開了銷路,實實在在增加了農戶的收入。”
在“茉莉六合”品牌引領下,更多新農人開起網店,集“電商平臺+專業型人才+本地農產品供應商+農民創業網商”為一體的農業電商發展生態圈在六合初現雛形。每逢佳節,在六合主城區,近1000平方米的“茉莉六合”電商創業服務中心和農業電商直播基地熱鬧非凡,朱家棟直言“實在是忙不過來”。
“由區政府引導創建‘茉莉六合’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優勢是明顯的。它能夠吸引并整合優質資源,同時惠及生產者和消費者,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但品牌的運營和維護是一項漫長且復雜的系統工程,市場化運作中的點滴風險都可能引發信譽危機。”江蘇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呂美曄認為,這就意味著“茉莉六合”品牌要時刻繃緊品質之弦,不斷完善監管機制,才能讓朵朵“茉莉”歷久彌香。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1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