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東亞最早!中國泥河灣發現4萬年前古人制作使用顏料證據

      發布時間:2022-03-04 15: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愛美之心,不僅是人皆有之,更是自古有之。那么,在中國和東亞土地上生活的先民們,什么時候開始制作、使用顏料來點綴生活的呢?

        東亞古人類使用顏料歷史提早到4萬年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楊石霞副研究員聯合中外同行,最新在“東方人類故鄉”泥河灣盆地的下馬碑遺址上研究發現早期人類使用顏料及其復合制作工具的考古證據,包括顏料原料赤鐵礦(赭石)、加工石器工具和細小石器鑲嵌使用等重要遺存,研究確認其年代距今4萬多年,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迄今所知最早的史前人類加工使用顏料與復雜制作技術的關鍵證據。

        這項通過顏料使用、藝術創作與復合工具等“現代行為要素”追溯早期現代人群形成、擴散、交流與“行為現代性”發端與演變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北京時間3月3日凌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并作為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之一當天對外發布,從而將東亞早期人類使用顏料的歷史提早到4萬年前,也使東方古人類藝術創作、審美、認知表達的歷史大大提前。

        赤鐵礦加工遺存染色區域由人為因素產生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楊石霞在成果發表前夕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介紹說,合作團隊對下馬碑遺址中的赤鐵礦加工遺存進行研究,首先確定野外發掘中疑似顏料加工區內含有兩塊大小不同、礦物成分亦有差異的赤鐵礦(赭石)小塊,顯微分析揭示出其中較大一塊表面有明顯的反復摩擦痕跡。

        隨后對伴生的另一塊表面明顯被染紅的長條形石灰巖進行分析,發現在其表面殘留有尤如發絲的赤鐵礦微屑。顏料加工區內另一件遺存為一件表面部分磨光的卵石,雖無明顯的殘留物,但其部分明顯磨光的特征說明可能作為磨錘或杵使用。

        為進一步明確染色區域是由人為因素產生而非自然形成,合作團隊對染色區、遺址內其他區域及遺址外不同區域的沉積物進行多指標、多手段綜合分析,結果一致顯示,僅染色區富集赤鐵礦,其他區域并不含有赤鐵礦。

        石器制作展現出新型復雜技術能力

        除顏料加工外,合作團隊還對遺存中當時重要生產生活工具的石器開展分析研究,其石制工具組合中包括382個手工制品,整體上技術較為簡單,以砸擊為主,但在尺寸上具有顯著特點,50%以上的石器小于20毫米,呈細長形。

        綜合石器打制技術、類型、殘留物及微痕的分析結果,合作團隊認為,下馬碑遺址出土的部分細小石器是古人類通過裝柄形成復合工具,而石器整體上被用來鉆孔、加工皮毛、切割植物、切割動物軟組織等,展現出新型的復雜技術能力。

        結合野外發掘過程中對遺物、遺跡分布情況的記錄,合作團隊在下馬碑遺址目前發掘的12平方米范圍內,可以清晰看到赤鐵礦加工區位于遺址西北角,向東有火塘,火塘的灰燼溢出,周邊散落石器。這些石器按功能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可見當時的人們圍繞火塘各顯其能、各司其職,生動勾勒出4萬年前古人類“圍爐而息、磨石取彩、嵌石為刃、分享獵物”的鮮活生活圖景。

        揭示東亞現代人復雜的文化演進過程

        楊石霞指出,距今4萬年左右是舊石器時代晚期革命和早期現代人群形成、擴散與行為現代化的關鍵節點。此次對下馬碑遺址所蘊含的人類行為信息的全方位提取,對于解讀東亞現代人演化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并有助于深入理解現代人演化研究這一全球性科學問題。

        下馬碑遺址揭示了東亞現代人復雜的文化演進過程,與歐亞大陸西部人群的技術與文化發展同步,且很可能與其他人群(如丹尼索瓦人)存在文化與基因交流,并反映出局地的馬賽克式的“文化與技術革新”。下馬碑遺址揭示出的這種文化面貌的特殊性既與以往認為的連續性的文化演進不同,亦有別于普遍被認知的現代人在歐亞大陸擴散的文化模式。

        她表示,下馬碑遺址赤鐵礦加工遺存的最新研究,再次說明現代人技術和行為復雜化的表現并不單一,不能以歐亞大陸西側流行的技術因素(如石葉等)作為標準。

        合作團隊認為,這些發現支持了現代人擴張的一個復雜的演化場景——在一個很大的地理范圍里,反復但有差異地發生遺傳和文化交流。

        下馬碑遺址主文化層罕見原位埋藏

        楊石霞說,下馬碑遺址位于泥河灣盆地東南緣,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3-2014年發現并系統發掘。遺址堆積厚度290厘米,主文化層為罕見的原位埋藏,保存了顏料生產遺跡、遺物,火塘周邊散落石器、骨器及動物化石碎片。

        高精度加速器質譜碳十四和光釋光定年及其貝葉斯模型計算結果顯示,下馬碑遺址主文化層形成于距今4.1萬-3.9萬年前;沉積學及沉積物粒度分析顯示下馬碑遺址形成于河漫灘環境;孢粉分析結果顯示當時為涼干氣候下的草原環境;動物化石鑒定結果顯示馬、鹿和鼢鼠等占比較高。合作團隊推測,下馬碑古人類生活于壺流河階地上,植被以草原景觀為主,周邊山地存在片狀針葉林。

        她表示,這次東亞最早古人類制作使用顏料的考古研究成果,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科院古脊椎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安徽大學、德國馬普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法國波爾多大學、蔚藍海岸大學、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古生態與人類演化研究所等中外多家科研單位,開展綜合性、多學科、跨平臺的國際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也凸顯人類演化領域科學研究開展國際化、跨學科、多平臺協作的趨勢和要求。(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特级黄一级**毛片|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影音先锋亚洲资源|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np视频| 124du在线观看| 好吊妞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 黄色毛片一级片|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久久午夜宫电影网|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欧美一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精品无人区乱码麻豆1区2区|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av网站免费线看|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中文字幕网在线| 日本波多野结衣电影| 乌克兰大白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