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核心區首批598處傳統地名納入保護名錄

      發布時間:2022-03-02 16:14:00來源: 新京報

        《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胡同 第一批)》公布

        核心區首批598處傳統地名納入保護名錄

        包括磚塔胡同、史家胡同、楊梅竹斜街、百花深處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保護名錄內的傳統地名

        近日,《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胡同 第一批)》正式公布。首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包括磚塔胡同、史家胡同、楊梅竹斜街、百花深處等598處。

        該名錄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會同東城、西城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寫制訂,是2021年3月1日新版《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后公布的首個保護名錄。

        第一批列入保護名錄的傳統地名有什么特點?列入之后意味著什么?第一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是如何“角逐”產生的?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關注 1

        第一批列入名錄的傳統地名有何特點?

        傳承悠久、具有相對完整歷史信息和較高歷史文化價值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首都功能核心區第一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以傳承悠久、具有相對完整歷史信息和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街巷胡同地名為主。按照《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收錄地名時間下限為二十世紀70年代。

        首批列入保護名錄的598處傳統地名,空間分布廣泛,層次清晰。其中東城區288處,西城區310處。這些傳統地名不僅具有空間指位作用,而且同街巷本身共同展現了歷史街區的空間格局和肌理,豐富了街巷街區的精神空間,是街巷街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首都功能核心區32個街道辦事處轄區中,什剎海、景山、東華門、西長安街、大柵欄等街道傳統地名分布密集。位于中軸線上包括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內大街、前門大街(正陽門)、天橋南大街、永定門內大街5處;另有87處中軸線沿線傳統地名入選保護名錄。長安街上的東長安街、西長安街、建國門內大街、復興門內大街、復興門外大街及沿線39處傳統地名也入選。

        從地名產生時期看,包括了元代以來各時期流傳下來的地名。其中元代有2處,明代有153處,清代有385處,其余為民國以來形成的地名。名錄中最早的磚塔胡同、史家胡同自元代形成,被譽為“北京胡同之根”。門樓胡同、月牙胡同、演樂胡同等,明代《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就有收錄。

        不少地名出現時間被大大提前,如楊梅竹斜街,此前多認為是清末地名,此次編制過程中發現乾隆年間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已有“楊梅竹斜街”的記載,從而將這一著名街巷歷史提前到了清代中前期。

        還有大量以城門命名的道路,如崇文門內外大街、宣武門內外大街等的命名也可追溯到乾隆年間。新中國成立后命名的街巷道路名稱,則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七十余年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地名類型豐富多樣,充分體現了北京大國都城、海納百川的文化特點。國子監街、兵部洼胡同等彰顯了北京作為王朝都城的特色;崇文門內外大街及“條”“巷”等名稱,體現了老城棋盤式道路網骨架和城市空間格局;燈草胡同、炒豆胡同、煙袋斜街等記錄了尋常百姓生活;雨兒胡同、帽兒胡同、菊兒胡同等眾多帶有“兒化音”的地名,彰顯了北京地名的地域特色。

        關注 2

        598處傳統地名是如何選出的?

        精心考證篩選出初稿,征求街道、專家意見,公示后增補有關地名形成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重視地名文化保護傳承由來已久,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傳統地名體系。在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編制方面也進行了多年探索。為進一步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2020年底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啟動了《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胡同類 第一批)》編制工作。

        為保證保護名錄的權威性、準確性,編制過程中充分挖掘利用北京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古地圖資料等,對首都功能核心區地名使用時間、得名由來、歷史沿革演變進行了精心考證。還原了街巷真實歷史沿革,深入挖掘了地名的歷史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地名產生和使用年代、地名承載的歷史文化意義、地名現狀與影響力等因素,初步篩選出了名錄初稿。

        名錄初稿完成后,首規委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及時下發到東西城各街道,利用街道與責任規劃師熟悉現狀的優勢,廣泛動員,征集了相關街道、責任規劃師與地方專家意見。街道迅速組織所屬社區工作人員與責任規劃師團隊,細化任務分工,相互配合,將校核和現場踏勘相結合,為名錄的公示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校核工作不僅使名錄更加“接地氣”,也幫助街道進一步挖掘了轄區歷史文化底蘊。

        經前期資料收集、價值評估、街道和責任規劃師校核,主編單位會同東城、西城區政府于去年7月底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形成了包含583處傳統地名的名錄公示稿。去年8月底,在北京市規自委及東城、西城區政府三方官網上進行了為期30天的社會公示。公示結束后,綜合各方意見,對名錄進行了調整,增補近現代及城外關廂地區15處傳統地名,最終形成598處首批名錄。

        按照新版《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中“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實行保護名錄制度”規定,2021年年底,首批保護名錄名單、專家論證意見和公示結果報送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進行復審,報請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

        關注 3

        地名列入保護名錄意味著什么?

        職能部門將嚴格審批程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傳統地名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指出,記錄好、保護好、傳承好這些傳統地名,是全社會的責任。

        對于進入保護名錄的傳統地名,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將建立全流程審批機制,嚴格審批程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保護名錄內的傳統地名。

        同時,北京將加強對傳統地名研究及宣傳工作,通過“北京地名網”對納入名錄的傳統地名進行宣傳,講好地名故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北京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將繼續開展首都功能核心區第二批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的編制工作。

        第二批保護名錄仍以街巷胡同地名為主,并將納入有保護價值的點狀和片狀地名,對歷史時期曾有更改的地名進行論證,適時對社會公布。此后將逐步建立地名保護名錄定期評估機制,及時增補新的地名,實現地名動態評估和名錄有序調整。

        該負責人稱,將傳統地名的傳承與保護納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一項重要探索,在國內外均具有創新意義。傳統地名保護名錄的公布,表明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日益走向深入。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娇bbb搡bbb擦bbb|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好男人社区www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黄日本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国产xvideos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看| √天堂资源在线|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毛片基地免费观看|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天天爽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女合集六超多超嫩部|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久久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一个人看的hd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男爵夫人的调教|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色天香论坛视频高清在线|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在线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榴莲视频app色版| 天堂中文资源网| 国产一国产二国产三国产四国产五|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韩日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挡| 国产小视频福利|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一级毛片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