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年味,在設計中聯動
【光影紀】
虎年春節期間,各式各樣主打“國潮文創”創意的春節禮盒琳瑯滿目。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質量升級,尤其是文化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節日文創禮盒品類的市場增量不容小覷。而文創,以文化為根底。如何讓產品生動地向消費者傳遞“年”文化寓意,是對設計者的挑戰。
80后青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廖飛參與設計的國博美饌“新歲行樂茶點禮盒”,取材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明憲宗元宵行樂圖》。“這是一幅描繪明成化年間宮中過節場景的宮廷畫,畫卷中包含了看雜技、放爆竹、鬧花燈等生動場景,繪圖精美、意趣盎然,彰顯了濃濃的年味與新年氣氛。”廖飛與團隊希望在禮盒設計上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審美,讓古今的團圓與喜氣在這一刻聯動。
在禮盒外觀上,團隊參考了長軸年畫《百子鬧春》。百子鬧春是傳統文化中經典的祥瑞意象,團隊據此設計了多個小童形象,或作揖賀歲、舞獅慶福,或繞膝玩耍、掌燈游歲,畫風輕快而不失古雅。《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的貨郎擔形象獨具特色,團隊在原畫作的基礎上,請插畫師進行了二次設計創作,使人物造型、布局構圖更加貼近現代年輕人的審美風格,由此便有了右側的手稿。
(光明日報記者李丹陽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