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是“關樞之地”

      發布時間:2022-01-30 10:35:00來源: 光明網

        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是“關樞之地”

        ——專訪著名歷史學家馮天瑜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孫國平 王晶 田佩雯

        編者按

        近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通知,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是繼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之后,我國啟動的第五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對于豐富完善國家文化公園體系,做大做強中華文化重要標志,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標識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向世界呈現絢爛多彩的中華文明,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湖北以及荊楚文化在長江文化體系中具有哪些獨特的地位?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湖北應有怎樣的作為?今天起,本報開設“長江文明·荊楚絕艷”專欄,專訪國內相關學者名家,請他們暢談真知灼見,敬請關注。

        學者名片

        馮天瑜,歷史學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學部委員。著有《中華文化史》《“封建”考論》《中國文化生成史》《張之洞評傳》等。

        馮天瑜先生所撰的《長江禮贊》,以穿行古今的視角和情懷,贊美母親河長江為“天賜中華”之“贈禮”,“試看今日之環球,長江正輝耀于東方”。

        2022年1月初,國家正式部署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馮天瑜先生一如既往地以大智眼界與赤子情懷,關注這一宏圖偉業,以筆談方式,接受我們專訪。馮先生以深厚學養切入荊楚文化縱深,揭示荊楚文化的區域特征和演進規律,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尤其是湖北和武漢在這一宏偉工程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為,提供理論借鑒和學術支撐。

        經濟文化中心在長江流域,武漢是核心城市

        國家文化公園是承載著中華文化豐富內涵的公共載體,是國家的象征。長江文化是如何成為中華文化內涵載體的?

        對我們請教的這個問題,馮天瑜先生將眼光放寬到世界范圍進行闡釋:

        北緯30度線是“人類文明發生線”。暖溫帶——亞熱帶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文明先發地。在北溫帶偏南的北緯30度線附近,因兼具充沛的水熱條件,成為最有利于文明發生發展的地段。這里并列誕生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四大文明。四大文明擁有各自的母親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與恒河,以及長江和略偏北的黃河。

        長江流域位于東亞大陸,西部聳立的橫斷山脈、青藏高原,將來自太平洋溫暖濕潤的東南季風攔在其東部,形成了一塊北緯30度線附近不可多得的雨量充沛地帶,使之具有充沛的淡水與豐富的熱能,故長江流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文化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

        就大河與文明延續的關系,馮天瑜先生為我們比較了長江流域與尼羅河、兩河和印度河流域:這些大河文明奠定人類文明的基礎,又多已被取代而消弭在歷史長河之中,如尼羅河文明被希臘化、伊斯蘭化,兩河流域文明被波斯征服,印度河文明先后雅利安化、伊斯蘭化。而中華文明于起伏跌宕間傳承不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領域廣闊、地理形勢錯綜,存在平行互補且有自然屏障相間的兩個大河文化——雄渾的黃河文化和靈動的長江文化。得這兩條大河的滋養與回護,是中華文明于數千年間延綿伸展、從未中絕的原因之一。正如梁啟超所說:“中國何以能占世界文明五祖之一。則以黃河揚子江之二大川橫于溫帶,灌于平原故也?!?/p>

        黃河流域對中華文明的早期發育居功至偉,而長江流域依憑巨大潛力,自晚周急起直追,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與北方之齊魯文化、三晉文化、秦羌文化并耀千秋。龍鳳齊舞、國風—離騷對稱、孔孟—老莊競存,共同構建二元耦合的中華文化。中唐以降,經濟文化重心南移,長江迎來領跑千年的輝煌。近代以來,面對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長江擔當起中國工業文明的先導、改革開放的先鋒。

        武漢作為長江流域的核心城市,其優勝處可歸結為“水” “中”“通”三字?!八笔俏錆h的獨特優勢,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為“百湖之市”,人均淡水占有量位于世界前列,在全球眾多城市“因水量產”、為淡水資源困擾之時,武漢豐富的淡水資源能夠支撐未來城市持續發展。

        “通”是武漢江漢交匯、四通八達的地理格局。東西向的長江主干和南北向的漢江主干,在武漢南岸嘴交匯,讓武漢擁有了“九省通衢”的通達性。長江是連接中國東中西部的“黃金水道”,干線航道年貨運量穩居世界第一。依憑橫貫東西的長江干流和南來之湖湘、北來之漢水、東來之鄱贛造就的航運網,武漢成為川、黔、陜、豫、鄂、湘、贛、皖、蘇等省份的物流中心,當代更是“水陸空”幾縱幾橫的交通樞紐和現代信息匯集區。

        “中”,即為文明中心區。如果說中國的自然地理中心在黃河上中游,那么經濟地理、人口地理中心則在長江流域。以武漢為圓心,1000公里為半徑畫一圓圈,中國主要大都會及經濟文化繁榮區皆在圓周近側。居中可南北呼應、東西會通、引領全局。長江經濟帶覆蓋中國11個省市,包括長三角的江浙滬3省市、中部4省和西南4省市。11省市GDP總量超過全國四成,且發展后勁不可限量。

        美國未來學家列舉 “21世紀全球十大超級城市”,依次為:印度班加羅爾、中國武漢、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中國上海、泰國曼谷、美國丹佛、美國亞特蘭大、墨西哥昆坎—圖盧姆、西班牙馬德里、加拿大溫哥華。在可預期的全球十大超級城市中,竟有兩個(武漢與上海)位于長江流域,足見長江文明世界地位之崇高,發展前景之遠大。

        凸顯荊楚文化“關樞之地”的辨識度

        不同于國家公園主要保護自然,建設國家文化公園,需要對其沿線文化資源所承載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頭故事進行整合、保護、利用,貫通融合,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促進區域發展。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在“國家文化”,是具有廣泛群眾認知基礎的文化標識和文化象征。

        湖北作為長江徑流里程(1062千米)最長的省份,在中華文明進程中,始終“為國家、民族興衰的一大關樞之地”——這是馮天瑜先生對荊楚文化在長江文化中地位的總體評價。

        鼎盛時期的楚文化影響遍及大半中國,湖北作為楚文化的發源地,是楚文化核心承載地。對此,身為楚人的馮天瑜先生不無自豪地指出,“湖北是楚文化的發源、繁盛之地。楚國文化,作為南方文化的代表,與中原文化相頡頏,自成一派,上起殷商,下迄秦漢。而湖北,作為楚文化之重鎮,從古至今,未嘗衰替。從上古的郢都,到中古的荊州,到近古的鄂州,再到今天的武漢,始終為國家、民族興衰的一大關樞之地?!?/p>

        同中國傳統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荊楚—湖北文化在經歷古代既有輝煌、繁盛之后,在19世紀中葉以后,邁入近代轉型期。荊楚文化是中國文化整體近代轉型的一翼,但又有其地域性特征:一是漢口開埠、西力東侵的外鑠性特色;二是“湖北新政”、國家和政府的先導性、主動性作為;三是風云際會、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瑰麗色彩。武漢“九省總匯之通衢”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帶動長江中游商品經濟及近代工商業的發展,培植近代文教事業,晚清以來的武漢漸次成為華中首屈一指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地處長江中游諸省,尤其是湖北、湖南,正處在較開化的東南與較封閉的西北的中間地帶,借用氣象學語言,長江中游處在濕而暖的東南風與干而冷的西北風相交匯的“鋒面”,因而氣象因素繁復多變,乍暖乍寒,忽晴忽雨。如果說,整個近現代中國都卷入了“古今一大變革之會”,那么,兩湖地區更處在風云際會的漩渦中心。湖北在20世紀初葉崛起為僅次于上海的工商業基地,繼而成為辛亥革命首義之區、大革命心臟地帶、土地革命主戰場之一,便是有力的實證。

        湖北在溝通南北文化、融匯創新上的貢獻顯著

        在馮天瑜先生的新作《長江文明》(與馬志亮、丁援合著)一書中,專辟一節為“長江與黃河的紐帶:漢江”。作為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干流流經江漢平原,于武漢匯入長江,支流伸入甘肅、四川、重慶、河南4省(市)??脊虐l現已經證明,漢江作為連接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紐帶由來已久。比如,新石器時代晚期,受黃河中游的王灣類型文化影響,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開始出現少量方格紋和繩紋;而黃河中游的王灣類型文化也同樣受石家河文化的影響,出現了一些石家河文化盛行的鏤空和圈足。在出土的兩大流域中游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器物之上,我們都能看到兩地文化交流與融合的跡象。在此過程中,漢江起到重要紐帶作用。

        作為長江文明的重要代表,“湖北不獨能代表長江文化,還能溝通黃河文化。如山東、河南,只能代表北方文化,不能傳播南方文化于北方。湖北則容納黃河文化,而傳播于長江一帶。一面自己產生文化,一面又為文化的媒介者,因其溝通南北,能令二元文化調和。在歷史上看來,不能不說湖北所貢獻及遺留的功勞是最大的。”

        作為文史大家,馮天瑜先生以傳承中華文化、造福荊楚鄉梓、復興武漢文化的歷史使命感,50余年甘之如飴地奉獻著自己的學術智慧,獨樹一幟引領湖北武漢區域歷史文化研究的方向,為湖北武漢區域史研究積累了豐厚的學術資產。同時他還不遺余力地吁吁保護曇華林、漢正街、江漢路、漢口租界等城市老建筑、老街區,維護城市歷史的文脈。他認為,在21世紀中華文化闊步走向世界舞臺的進程中,今天的武漢應該有充分自信:“武漢形勢之優,得滔滔萬里的揚子江之賜,古人識此,今人更當舉起‘長江文明’旗幟,以之聚集力量,引領潮頭。以‘締造從江漢起’的氣派,做‘江漢朝宗’文章,建設活力大武漢,正逢其時,而又時不我待!”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扒开双腿猛进入女人的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在丈夫面前被侵犯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大香伊蕉国产av|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播放高清 |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孕妇做受视频在线观看| 一男n女高h后宫| 欧美在线暴力性xxxx|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免费看**一片毛片|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乱淫a∨片免费视频| jizzjizz之xxxx18|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午夜时刻免费入口| 在线a免费观看最新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黑人巨大精品大战白人美女| 宝贝乖女好紧好深好爽老师|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