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推進鄉村治理

      發布時間:2022-01-24 15: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穆松林(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國14億多人口,將近5億在農村,推進鄉村治理事關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事關鄉村振興戰略大局,事關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我們要著力實現的重要目標之一。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妥善解決農村矛盾糾紛,維護好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新時代推進鄉村治理,要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創新鄉村治理方式,為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障。

        1、堅持黨對鄉村治理工作的全面領導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中國共產黨是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先進政黨。我國的鄉村治理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對鄉村治理工作的堅強領導。新時代繼續推進鄉村治理,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回應農民需求,破解發展難題,著力提高鄉村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

        堅持政治引領,夯實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鄉村治理體系中的主心骨,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的核心領導力量。推進鄉村治理,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關鍵,使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作用得到強化和鞏固。把強化政治功能、注重政治引領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力,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把鄉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鄉村治理、團結動員農民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汲取百年黨史智慧,構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有效機制。中國共產黨鄉村治理的百年實踐證明,堅持黨建帶群建,履行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農民群眾的職責,是提高鄉村治理水平的關鍵所在。基層黨建只有深深嵌入到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并以具體事務為抓手,將黨的原則和理念轉化為黨員聯系農民群眾的具體工作,才能實現黨建與鄉村治理的有機融合。在具體實踐中,應創新鄉村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持續整頓軟弱渙散的鄉村黨組織。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加強日常監督,持續整治農民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鄉村黨組織聯建共建,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參與鄉村治理、有效服務農民群眾。

         2、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推進鄉村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走中國特色鄉村善治之路,才能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完善這一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也是實現鄉村善治的活力源泉。村民自治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堅持村民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普遍、最有效的實現途徑。推進鄉村治理,要創新村民自治、基層民主協商的有效實現形式,進一步完善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全面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激發農民群眾參與積極性,在鄉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農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拓寬農民群眾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渠道。聚焦農民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定期開展民主協商。完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及時公開權力事項,接受農民群眾監督。

        “法者,治之端也。”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什么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時候就國泰民安;什么時候忽視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時候就國亂民怨。”法治是推進鄉村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鄉村治理必然以法治為根本要求。推進鄉村治理,要堅持把法治作為重要保障,重普法、抓源頭、管重點,引導鄉村干部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敬法,不斷提高鄉村黨員干部的法治素養,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鄉村矛盾、破解鄉村發展難題的能力。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自覺學法、知法、守法,遇事主動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完善鄉村小微權力清單制度,讓監督與規范并行,將法治理念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切實增強鄉村治理實效。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倫理道德是引導社會風氣和凝聚社會人心的不可替代力量,是鄉村治理的基礎。德治具有引領作用,能夠通過改善鄉村社會風氣、提升農民群眾自我修養,引導鄉村治理良性發展。推進鄉村治理,要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講道德、揚美德,自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不斷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涵養。充分汲取不同地域文化中蘊藏的鄉村治理智慧,融入農民群眾認可的先進文化理念,遏制各類陳規陋習,抵制封建迷信活動。

        3、建立多元共治的長效機制推進鄉村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建立多元共治的長效機制是治理現代化的要義所在,要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下,充分吸收政府、市場、社會、村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實現多元主體在鄉村治理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營造良好的多元參與氛圍,吸納更多的主體參與到鄉村治理當中,努力形成鄉村治理人人參與的體制機制,著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共同體。推進鄉村治理,要確保多元主體以多種形式、不同渠道共同參與鄉村治理實踐,采取協商會、座談會、聽證會以及問卷調查、信息公開等方式,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既聽村民的“順耳話”,也聽村民的“逆耳言”,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建立多元共治的長效機制,要注重暢通治理主體間的交流渠道。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其核心在于多元主體之間的互動協作暢通有效,在于激發和釋放社會活力。推進鄉村治理,要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在不同主體間架構便捷、直達的交流通道,要匯集各方智慧,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高鄉村治理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確保鄉村社會既充滿生機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4日 06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日本最新免费网站| 色妞www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曰本一区二区三区|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冻千秋的堕落h污文冬妃| 亚洲免费色视频|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www.亚洲日本|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合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三浦惠理子在线播放| 3d无尽3d无尽动漫同人| 蜜桃97爱成人| 波多野つ上司出差被中在线出|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男女午夜免费视频| 日本成日本片人免费| 在线免费观看一级片|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网站|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男爵夫人的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