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聯合閱文集團發起甲骨文推廣公益項目
中新網天津1月5日電 (記者張道正)國家圖書館聯合閱文集團5日在津舉辦“甲骨文推廣公益項目”主題發布會,雙方將深化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以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與普及。
作為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而網絡文學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形式,以其瑰麗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眾多讀者。
“甲骨文推廣公益項目”旨在用網絡文學這一新時代的文藝活化古老漢字,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結合新技術、新手段,激發創意靈感、豐富文化內涵、表達思想情感,讓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碰撞,助力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生機,讓好故事生生不息。
當天的發布會現場,國家圖書館和閱文集團舉行了“甲骨文與網絡文學的跨千年交匯”對談沙龍。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金石組組長、副研究館員趙愛學與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孑與2”共同探討文字與故事的流變。
趙愛學認為,古老文字與三千多年后的網絡文學碰撞,并且碰撞出了令人滿意的火花,令人欣慰,“我們希望蘊含祖先造字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走到大眾中間。互聯網為甲骨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各種可能,網絡文學就是其中一種。”
而作為網絡文學作家代表,“孑與2”也表示,將甲骨文與網絡小說結合在一起,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學的一次碰撞交流,“甲骨文記敘的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傳到今天,弘揚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下專家學者、文學創作者及普通百姓應當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
“孑與2”為“甲骨文推廣公益項目”創作了短篇故事《家之初》。這篇故事以甲骨文“家”為靈感,結合了“四方風”甲骨的內容,讓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風及風神在網文中重現。活動現場,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和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共同為“孑與2”頒發“古文字喚醒者”證書。
發布會前后,與會嘉賓還參觀了正在國圖·津灣文創空間展出的“甲骨文+網文跨千年展”。展覽中,無數不同時代的文字匯聚交融,形成了別出心裁的“閱·文字長河”藝術裝置,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簡化字,文字流變的脈絡在其間清晰可見。觀眾觀展時,不僅可以近距離感受甲骨文的字形之美,還可以掃碼閱讀網文作家為它創作的微故事。
“講好一個個時代的中國故事,就是網絡文學在文化傳承中的精神坐標”,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表示,希望以數字時代的文化創新,讓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新的面孔,走進當代年輕人的語境。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軍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擴大古文字文化的傳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現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
未來,國家圖書館將與閱文集團深化戰略合作,在原創文學推廣、資源保存保護、新技術應用、閱讀服務創新、文化創意開發等方面形成合力,持續探索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