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美術創作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

      發布時間:2022-01-04 16:05: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曹小鷗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讓美的創造更富有活力。在城市和鄉村的公共景觀中,新穎的公共藝術、文創產品等,滿足著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美術館、文化館展廳中,近年來涌現的美術作品、設計產品,提升著人們的審美素養,引領著審美風尚。美,在田野、在社區、在生活。如何更好發揮美術的社會功用,滋養人們的精神生活?這既是新時代的美學課題,也是藝術創作的現實命題。一批美術工作者在廣闊天地中施展才華,共同寫下美的答卷。

        邂逅詩意田園

        鄉村公共空間,是傳承鄉土文化、留住鄉愁記憶的重要場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公共空間治理成為重要抓手,許多設計鄉土特色鮮明,亮點頻現。

        當下,不少地方邀請設計師,對傳統鄉村公共空間進行改造,重塑詩意閑適的人文環境和田綠草青的生態環境,使老村落煥發新生機,展現鄉土之美。在浙江湖州安吉縣山川鄉,一片原本廢棄的廠房在設計師的精心改造下,搖身一變成為鄉村記憶館,為村民和游客帶來別樣的文化體驗。鄉村記憶館沒有進行過多裝飾,而是就地取材,用村民造房剩余的紅磚筑造墻體,用傳統黃泥墻工藝修整墻面,地面用水泥做磨光處理,屋頂則保留了原始木屋架的結構美感,天窗不僅滿足了采光需要,更將周邊的山景引入建筑空間,使室內外空間和諧相融,成為人們閱讀書刊、休閑娛樂、欣賞傳統工藝的重要場所。在福建三明建寧縣溪源鄉上坪村,一間破舊的雜物棚被設計師改造為現代水吧“彩云間”,窗板的一側被漆成七彩,遠遠望去像是一抹升起的彩虹,為村莊帶來靈動之美。

        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盤活地域特色文化資源,成為許多村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手段。一些地方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厚的優勢,探索推動非遺的保護與發展,使其融入當代生活。比如,四川成都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將傳統竹編文化融入建筑、文化活動、文創產品,探索出一條鄉村發展新路徑。一些地方將美術融入大眾生活,吸引群眾參與創作,激活了藝術助力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譬如,在有著50多年農民畫創作歷史的浙江衢州柯城區溝溪鄉余東村,色彩斑斕的農民畫在民居墻壁上隨處可見,使人仿佛徜徉于露天畫廊。村子里,還有一家新穎現代的鄉村美術館,游客可以在這里感受農民畫的鄉土味、鄉親味、鄉愁味,也可以帶走別具一格的農民畫衍生文創產品。

        廣袤的鄉村大地上,各具特色的現代“山居圖”正緩緩展開,田園風光與鄉情鄉愁交織,傳承著歷史古韻,散發著人文氣息,閃耀著藝術之美。

        繪就多彩新城

        地鐵里的藝術裝置、社區里的口袋廣場、歷史街區中的藝術長廊……近年來,藝術不斷為城市添彩,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彰顯城市特色和品位,使城市宜業、宜居、宜樂、宜游。

        在城市公共空間中,運用不同手法創作的大型美術作品,在多角度詮釋城市文化精神的同時,也扮靚空間,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公共藝術整體規劃,以打造“世界上最繁忙的美術館”為目標。在這里,《一線一城》運用銅方磚串聯起北京中軸線上的經典景觀,讓來往乘客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動態裝置《時間之花》借鑒中國傳統折扇形制,詩意地展現了各個時區的時間;動態裝置《花語》,則讓彈力纖維織物組成的花朵,根據日照變化和音樂律動從容綻放……一件件公共藝術作品,讓機場成為連接大眾生活、展現人文關懷、彰顯文化自信的藝術空間。各具特色的地鐵壁畫等,也成為人們日常出行中的一抹亮色。步入廣州地鐵4號線南延段南沙客運港站,海鷗造型的燈具、藍色石材地面、寶船造型的藝術裝置,使人仿佛來到海邊,呼吸著海洋的味道;走進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內大南校區站,公共藝術《書山有路》深度契合站點周邊濃厚的教育氛圍,作品以呼和浩特大青山為靈感來源,讓紙的質感與中國傳統青綠山水的色彩相融,文化氣息濃郁。在藝術助力下,一座座地鐵站正成為城市文化窗口,展現著都市歷史風貌與時代風采。

        社區內外、街頭巷尾,城市微更新持續推進,不少區域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在上海老城區,永嘉路309弄口袋廣場成為周邊居民活動、交流和休息的新空間。廣場四周以鋼木結構的敞廊環繞,地面以紅色透水磚鋪就,坐凳等采用淺色原木,廊柱則選用明亮的綠色。在密匝老舊的街區中,這里的氣氛格外輕松自然、從容安逸,既是家門口的會客廳、孩子們的游樂園,又是露天展館、藝術空間。在上海北翟路中環橋下,以粉色為主調的籃球場、橋柱彩繪以及旋轉樓梯等,重塑“沉睡”的橋下空間,滿足了市民的休閑和運動需求。

        借助公共藝術和設計手段,城市空間在有機更新中不斷綻放藝術之美,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提升著城市形象的美學定位與文化品位。

        傳承中華美學

        無論是鄉村之美,還是城市之美,都離不開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的融合,離不開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的結合。近年來的重大主題設計活動和展覽,集中呈現傳統文化浸潤下的當代生活之美。

        在各大主題設計活動中,無論是視覺形象塑造、空間場所設計,還是用品制造,都更加凸顯中華美學旨趣。比如,即將召開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同心”的設計創意源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火種燈的設計創意源于西漢長信宮燈;火種臺的設計創意則源于中國傳統青銅禮器——尊……鮮明的中國元素、濃厚的中國韻味,為盛大的冰雪之約增添了文化之美。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等體育場館,更以靈動優美的造型講述著精彩的中國故事。一系列設計實踐,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設計展中,大批優秀作品深刻反映著時代之變、生活之新。由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已舉辦3屆。縱覽10年間的參展作品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正在重新發現傳統、認識傳統,并將其與當代生活進行創造性結合,以新設計彰顯中國風格。一些設計師將傳統手工藝引入當代服裝設計,讓經典更時尚;一些設計師從古代家具中汲取營養,讓現代家具設計更富韻味;一些設計師將“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審美理念融入高鐵等工業設計,使產品兼具藝術與科技之美……在人們的生活中,借助藝術創造,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人文與自然的對話悄然發生,營造出獨特的美學意境,推動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

        期待更多專業人士“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以優秀的藝術作品、城鄉景觀、設計產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彰顯時代風貌,讓藝術之美、傳統之美、精神之美遍及神州大地。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娇小xxxxx性开放|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爽爽影院在线看| 女人扒开尿口给男人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调教羞耻超短裙任务|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www.污网站|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男人的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97在线观看中心| 高清永久免费观看| 夜夜操免费视频| 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欧美日韩一道本|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资源在线|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观|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一区天堂|